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十七章 莫名盘算(1 / 2)

定国公夫人的礼服终于在寿宴的前三天赶制好了。凤依依和凤鸾带着礼服,站在国公夫人的安澜院中等着传唤。

随着一声得体的招呼:“凤小姐,凤娘子,快请进屋吧。”竟然是国公夫人身边的齐嬷嬷亲自迎了出来。这齐嬷嬷从八岁起就在永安侯府伺候嫡长女,以后作为陪嫁丫鬟进了国公府,是最得国公夫人信任的人,极有脸面,就连宁辰和宁馨兄妹见了她都要客气上三分,就更甭提其他人了。

齐嬷嬷肯亲自出来迎接这姑侄二人,一来是因为她们设计裁制的礼服实在是华美;二来,这姑侄二人都很得国公夫人和她本人的眼缘。别看齐嬷嬷只是个奴婢,可她一辈子都生活在侯府、国公府这样的地方,来来往往的贵妇、小姐见的多了。不少人在知道了她的身份后都免不了要讨好巴结上一番。可这姑侄二人,尤其是那个年仅十三岁的凤记东家凤依依,自始至终都是不卑不亢地待人;一丝不苟地做事。

为了试衣或是找一些辅料,凤依依曾经来过府里二、三次。齐嬷嬷暗中观察,偶尔遇上府里的公子,凤依依总是规矩的行礼、安静地走开,多一句不说,多一眼不看。这做派很是让齐嬷嬷对她高看一眼,莫说是这等商户人家的女儿,就是一些官宦小姐,在参加国公府的宴请时,若是遇上了府里的公子们,有不少人都会偷瞄上几眼,甚至暗送个秋波,毕竟就算是国公府的庶子,前程也是不会差的呀;更有甚者,还会处心积虑地创造一些与府里公子们的“偶遇”,当然这种情况数宁辰最多,也让他不胜其烦。

齐嬷嬷站在门口,望着院中亭亭玉立的凤依依,心中暗想:这个小姑娘要么是真的心性沉稳;要么就是年龄太小,还不大懂得男女之事。既然夫人让自己多加留意,自己就一定要替世子多相看相看。哎,不过就算这丫头再好,有那么个商户女的身份,能给世子做个良妾就不错了,恐怕连个贵妾都熬不上哎

齐嬷嬷有这样的想法,还得从宁世子说起。宁辰这个大嘴巴,最近在给国公夫人请安时经常会提起凤依依的一些“趣事”,一边说一边开怀大笑。他的无心之举引起了国公夫人的注意,作为母亲她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以前,只要一提起哪家的小姐,宁辰就一脸的不耐烦,说多了,索性找个借口,脚底板抹了油,还从来没见他对哪个姑娘这般留意和欣赏。

国公夫人心中盘算着:哎,商户女就商户女吧,谁让好不容易开了窍的儿子喜欢呢。好在这个小姑娘的人品、模样还算好,等她及笄了,抬进府里给辰儿做个良妾就是了,也免得象现在这样整日抛头露面的。国公夫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心腹齐嬷嬷,让她多观察观察凤依依。

凤依依真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国公夫人和齐嬷嬷的想法,她只是在商言商罢了。作为一个在现代商场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商人,凤依依自然深谙政商不分家的道理。因此,无论是与睿王还是与宁世子交往,在她眼里都不过是互惠互利的合作而已。她想在两棵人品还行、办事还靠谱的“大树”下避个风雨;“大树”们也能得到一些实惠,仅此而已。也幸亏她不知道国公夫人心中的盘算,否则一定气得立马暴走了

凤依依和凤鸾进入屋中,看见国公夫人正端坐在正堂的太师椅上,一个模样俏丽、衣着华贵的小姑娘坐在一旁,亲昵地和国公夫人聊着天儿。

凤依依和凤鸾依次给国公夫人和旁边的小姐施礼,那个小姑娘站起来,走到凤依依跟前,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上下打量着凤依依,“你就是凤记的东家”

“回小姐,民女就是凤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