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5章 :依依有喜(1 / 2)

在所有郁闷的人当中,最郁闷的非恭亲王萧世恩莫属了。他原本以为可以借着在工地上做的这些手脚和暗中传播出去的那些谣言,将凤依依逼入绝境,趁机接手这个工程,将义村码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没想到却是这么个结局。

最初,当手下人来报,说凤记从外阜调拨了银两进京,问他要不要半路拦截的时候,萧世恩还没有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他斥责了提出拦截想法的人:“你们当睿王府的侍卫都是吃干饭的嘛”

另外,他知道若是凤依依真的把这些银两都拿来兑付了集资的本银,那么她在那些地方的生意就要受到极大的影响,这根本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法子。

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凤依依竟能绝处逢生,想出了“彩票”这么个主意。看着源源不断流入码头工地的银子,恭亲王也曾有过再搞几件大事搅合一下的想法。但睿王早已派人加强了防备,恭亲王派出去的人没能得手。此后,因为担心事情败露,萧世恩也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彩票,彩票那个女人的脑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真不知道她是怎么琢磨出来的哎,真是可惜了,可惜了”恭亲王暗自琢磨着。

在尝试发行了几期彩票之后,百姓眼见那些以小博大、中了大奖的人,心中羡慕非常,纷纷前来碰运气。在凤依依的建议下,大禹朝廷索性把彩票发行的事情固定了下来。隆正皇帝看着不费什么力气就哗哗涌来的银子,心情甚好,大笔一挥,大禹朝建朝以来的第一个“彩票管理中心”就此成立了。

薛大人年事已高,本已萌生了告老还乡的想法,但在睿王萧璟的一再举荐下,最终还是同意担当起了首任管理中心的总负责人。这倒也是众望所归,从皇帝到普通朝臣都从彩票的发行上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大概也只有让薛大人这种“一根筋”似的人物来看管这笔钱财,大家才能放心吧。

薛大人上任后也不含糊,他特意请旨让内务府帮忙制作彩票,彩票的制作越发精良,杜绝了造假的风险;他规定每人每次至多只能买十张,免得有些人想发财急红了眼。有薛大人盯着彩票这一摊琐杂的事务,凤依依就可以腾出手来做更多她想做的事情了。

码头的建设因为有了资金的保障,进展迅速,很快就能够投入使用了。开航这天,同开工那天一样,太子奉了隆正皇帝的旨意,亲自带来不少朝臣前来观看。

看着那一艘艘缓缓驶入码头的货船,众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不过,有些人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比如薛大人,他觉得今天的盛况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心中得意。

比如那些当初没有急着兑取本银的人。他们笑眯眯地看着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车马、看着那些正在搭建的仓库、客栈、酒楼,心里盘算着:这第二次集资所需要的银两就那么多,谁抢先投进去,谁就能赚。要让夫人多与睿王妃套套近乎,让自家多买一些债券,那样就能赚的更多了。

有些人虽然也在笑,但那笑容里却带着明显的苦涩。比如,那些提前兑取了本银的人。前些日子,睿王妃开始进行第二次集资,并将第一次集资的账目公布了出来。看着别人家账目上多出来的利息银子,那些提前兑取了银子的人心里就别提多难受了,纯粹是一脚踏空的感觉。

然而,更令他们难受的事情还在后头。因为之前有了违约的先例,他们已经被列入了“黑名单”,这第二次集资也没有他们的份儿了。这些人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再比如恭亲王萧世恩、南州叶家、叶茂盛,他们心里在意的还不单单是银子的问题,还有后面的一大堆麻烦。

这些日子,凤依依格外忙碌,码头是个龙头,可以带动起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要做好这些事情,前瞻性的规划和有力的执行一样都不能少。眼下,从京城通往许城的道路也开始动工了,这又是一件不小的事情。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行家里手帮忙。

在凤依依的力邀下,梅云轩终于同意留在京城,帮她照料生意。以前,梅云轩在樊城的时候就看见过凤依依设计的缝纫机、水力大纺车;云游期间,在陇西又看到了的收割机、脱粒机;来到京城后更是看到了挖泥船,洗衣机。

在发生挤兑,码头工程面临停工;凤记各处生意缺乏流动资金的情况下,连一向自视甚高的梅云轩都觉得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复的境地,凤依依竟能用一张小小的彩票力挽狂澜,让码头的建设和凤记各地的生意都安然都过了危机。这样的能力与胆识,让梅云轩敬佩不已,他终于决定留在京城,跟着凤依依一起干。

梅云轩的决定让凤依依很是高兴,眼下她最缺的就是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高级商业管理人才凤玉蕊、三丫几个虽然也能帮她做不少事情,但她们与淫浸商场多年、有着丰富商场和官场经验的梅云轩比起来,还不在一个层面上。

“玉蕊”,凤玉蕊已经和隼成了亲,私下里凤依依还是喜欢称呼其名而不是隼夫人。“在做生意这一点上,梅大少爷不逊于姑父,你以后要留心学着些。”

“依依,放心吧,凤家的女子是不会让人小瞧了去的。”凤玉蕊挺了挺小胸脯。

“看把你能的依我看呀,都是隼把你给坏惯了”

“切,别说我家隼,睿王爷比谁都惯着你”

姐妹两个说笑了一会儿,凤依依便不好意思地拿出了一沓子各式各样的请贴,“诶,玉蕊,再帮帮忙呗,这几位夫人已经多次下了请帖,我实在是没空儿,你代我去应付一下吧。”

掂着手里的请帖,凤玉蕊无奈地说道:“哎,这些夫人的鼻子呀,真是比老鼠还灵,都是冲着咱那码头上的银子来哒”

如今,惦记着运河码头这棵摇钱树的人多了去了。各府邸的主母们纷纷出动,搞起了“夫人外交”。今天你请睿王妃品茶、明天我请睿王妃赏花,想尽办法套近乎,希望能从码头上分一杯羹出来。

凤依依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应付她们。可京城这种地方,勋贵世家间都是圈儿套圈儿的关系,太过特立独行了也不是件好事。因此,一些时候就由凤玉蕊帮着她应付这些日益增多的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