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52(1 / 2)

d转晴。

周家那边依旧没有消息传过来。陆爱国恨得牙齿痒痒。他这人很少有这种情绪外露的时候。这样子就说明,他已经到了暴走的边缘了。

“你托人给问问,有远一点的人家没有,给二妹说一个。”陆爱国对大嫂说。他这是准备咽下这口气,给陆二妹说一个其他人家。

他已经给四方酱坊的老钱,递过两次消息了。事不过三,周家依旧在装憨。说明周家根本没打算,认下这门亲。

陆大嫂点点头。这件事只能这么办了。不然还能怎么办闹开来不说丢不丢脸,闹了亲事也不能保证一定就能成。

闹开了亲事如果再不成,陆二妹就彻底嫁不出去了。即便嫁出去,也只能在有才晦的人里矮子里面拔将军。

还不如吃了这个哑巴亏。毕竟周家这样无耻,也不是良配。

陆家发生的事情,何小西几乎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不是她在陆家安插了耳目。她对陆二妹的事一点兴趣都没有。

是闫氏这个大嘴巴在给她传播消息。这样的事,闫氏也不敢出去跟外人瞎胡说。可是她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香油,不说又难受。

何小西就成了她的垃圾桶,天天到何小西这里倾倒关于陆二妹的“垃圾”。跟儿媳妇说亲闺女的闲话,估计也只有她能干得出来。

这也是个傻的。谁家当老娘的,闺女的短处不都得紧紧藏着掖着。不敢在外人跟前说,更不敢在儿媳妇跟前说。

不然的话以后吵起架来,儿媳妇揭闺女的短,自己也跟着没脸。闫氏脑活不行,嘴巴又大。她只图自己嘴巴快活,其它的根本不管。

闫氏若是个晚婆婆,何小西都不甩她。直接撵出门都是客气的。可是这是陆拥军的亲娘,何小西的亲婆婆。再烦也撵不得。

何小西他们忙忙碌碌的干活。闫氏抄着手坐在一旁呱呱呱呱说话。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她是监工呢。

在何小西看来,陆二妹就是自作自受。就是可惜了。这桩亲事如果不成,这个世上又多了两个跟渣男渣女结婚的可怜人。

何小西只是嫂子,所以她干脆装不知道。因为现在说什么做什么,都没有用。路爱国的做法,或许就是最合适的。

找一个远点的人家,这件事就能瞒住。因为消息不会传到那么远。陆二妹这样的德行,不管嫁给什么样的人家,估计都得闹腾。

陆家人看不到,就可以装不知道。毕竟自己家的闺女什么情况自己知道。嫁得近了,夫妻吵闹,肯定得闹到娘家来。

把婆家娘家都闹得鸡飞狗跳,陆二妹就是有这种能耐。陆家人一点都不怀疑。还是嫁远点省心的好。

何小西自己也忙得很,顾不得管陆二妹的脑残事。新设立的两个销售点,也开始上货。陆艳明那里,变成一个二次加工点。

加工好的榨菜,由陆艳明派人送到另外两个销售点。这样子做,可以保证他们的秘方不泄露。

第515章 豆腐脑

收服陆艳明,没用上七擒七纵。陆艳明这块硌牙的骨头,到何小西这儿就变成了豆腐脑。根本不用啃。

陆佳云见到陆艳明,可是想把话说得婉转一些。但是想想,九叔都让他照实说,他就干脆心一横,照着何小西的吩咐说了。

陆艳明听了以后,气地眼睛瞪得跟牛眼似的,抬手就要打他。陆佳云赶紧弯腰低头,抬手抱头。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

也不怪他动作熟练。每次长辈吩咐他办点什么事,他都会不打折扣执行。可不是遇到这样情况,就得受迁怒挨打嘛。

“十三婶就让我这么说的,你不能打人。”陆佳云替自己辩解。

不过这次也有点意外,巴掌并没有如预料一样落到头上。平常厉害得不行的艳明叔,今天只是抬手吓唬了他一下。

“滚滚滚,给老子滚。”陆艳明跟看到苍蝇似的,挥着手撵他滚蛋。陆佳云如蒙大赦,赶紧跑了。

跑开以后挠挠头,疑惑的想:奇了怪了,这次怎么没挨打看样子像是没挨打,骨头还痒不舒服。

留在原地的陆艳明运了好几口气,嘀咕道:“不给就不给是了,说那么难听干啥,老子不要面子啊

要不是看在你也一心修桥的份上,老子非跟你翻脸不可。”

何小西这是托了上次陆艳明,无意间听到她和小驹的谈话的福。加上这些日子见识过她的手腕,陆艳明早就对她心服口服。

陆艳明知道,凭着他自己,这百十斤连骨头都砸碎了熬油,也挣不来造桥的钱。想得偿所愿,就得死死的扒住了何小西。

别说只是说几句难听的话,就是让人啐他一口,他都能忍住了。

何小西只是试探他一下。不是太大的分歧,也没有过份到需要让人去啐他一口的程度。得到陆佳云的回复,何小西就开始准备增加销售点的事。

小彩姐那里简单,直接在柜台里放个酱菜缸就可以。杨家就不行了,他们家人口多,房子少。只能先在路边,摆个小摊。

一斤榨菜,何小西给他们留五厘的利润。一天供应五十斤,一个月的话大概有七块多钱的利润。

原本一斤榨菜何小西能挣两分钱,现在何小西自己留下一分的利润。剩下的一分钱,由陆艳明跟他们平分。

相当于虽然没有给陆艳明增加供应量,但是他每个月还是可以增加一些收入。算是变相对他服从命令,给予的一个小小的奖赏。

何小西带着小彩的婆婆和杨大嫂,去秦文锦那里参观了一下她卖榨菜的场面。很快就把在两家设立销售点的事情定了下来。

何小西跟着杨大嫂回来他们家,去确定摆放摊子的地点。何小西看看他们家大门口,正是人来人往的巷子口,放在大门旁边就行。

杨家大门两旁还有一些空地。要是盖成一排南屋,把门朝外,正好就是一排上好的门面房。

不过杨家的人胆子小,也没有什么经济头脑。直到后来九十年代的时候,这一片推倒盖成楼房前,他们家还是这种原貌。

“这里还有一小溜地方,你们家住房紧张,怎么不把这一块地盖上盖上这里至少得有三间屋了吧,盖到头能有四间多,

住房不就一下子宽敞了”何小西问杨大嫂和杨大妈。

杨大嫂看向她婆婆。她也想把这一块盖上。他们家孩子都大了,还跟他们两口住一个屋。可不方便了。

“唉”杨大妈深深的叹一口气。“谁说不是呐可家里没钱啊,我和他爹好几年前就盘算着,把这空地盖上,

回回好容易存点钱,一有事又花完了,一直也都盖不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在城里还真没法生活。

尤其杨家,本身根基也薄。娶的媳妇又都是像招娣这样远点地方的。娘家不仅没余力帮衬,还都像招娣奶奶这样想着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