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文一再表示功绩能力都不如吴起,但是因为新君年幼,国人不能信服的说法,需要一个能力普通的国相衬托,才让吴起心服口服。如果吴起担任了魏国的国相,对于魏国这种刚刚篡逆的诸侯来说,似乎结局很难预料。
军中大将至少一半以上都是吴起的亲信,如果吴起要取而代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只要允诺的条件足够好,掌握了魏国主要军事力量的吴起,加上战无不胜的恐怖战斗力,似乎吴起篡逆也不是没有一点机会。
而田文就用这种还打太极一般的手段折服了吴起,也保存了魏击的国君威严。可以说,田文对魏击的重要性,仅次于他的父亲文侯。而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眼瞅着油灯枯竭,走到生命的劲头,作为国君魏击的伤感恐怕也不是装出来的样子。
姬颓感慨道:“田相乃天下至诚之人,恐怕他也提出了继任者吧”
姬颓感慨是假,询问魏国国相的继任者是真。而魏击也不打算隐瞒,有点难以决断道:“公孙痤是也”
“公孙痤的年纪不大,尤其此子能用人,但恐怕难以重用英才。”魏侯魏击自顾自的说着,他早在田文推荐公孙痤之后,就将女儿下嫁给了公孙痤。可以说,公孙痤已经算是魏侯的女婿。担任魏国国相一点问题都没有。唯一的担忧就是,公孙痤和公子罃的关系太好,将来会不会影响到他权力的交接另外公孙痤的缺点也让魏击觉得很不可意思,这家伙比女人都容易嫉妒什么鬼
姬颓只是问了一句:“魏侯想要寡人支持谁”
“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以决断啊”恐怕这才是魏侯魏击忧虑的原因。一个心胸狭隘,却才能出众的后备国相,两个都被他看好的继承人,都是嫡子的身份。选谁都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这才是魏国面临最大的隐忧。
这恐怕是历史上两年后魏击突然暴毙,两个继承人大打出手的原因之一。公孙痤担任魏国国相时间不长,就算是他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烈的人,恐怕也难以在一两年之内,将魏国的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其次,就是公孙痤不可能像历史上说的那样,陷害吴起。因为他陷害不着,武侯继位之后,吴起就离开了魏国去了楚国。当时的国相是田文,还是为了稳定魏国的君权,才在武侯初年刚刚任命的国相。魏击也不可能答应一个行将就木的糟老头子给他当国相。就算是田文也是刚刚担任国相,总不至于当当上国相就死了吧怎么可能会是公孙痤因为继任了田文死后空缺的国相之位,妒忌吴起的才能,而陷害在河西功劳最大的吴起这两个人根本就挨不着。
另外,魏击还说了一下魏国的处境,赵国恐怕真的要对卫国下手,但魏国因为中山国的事,大军被拖累了,难以出兵帮助卫国抵挡赵军。
只有等到中山国的事情被解决之后,才会腾出手来出兵夺回被赵国占领的卫国领土和百姓。
对此,卫公并没有表现出很失望的样子,他只是点头道:“赵国想要覆灭卫国,几年内恐怕做不到。”
有了这句话之后,魏击也算是放下了心头最大的一个难题,毕竟卫国要是不信任了魏国,伤害最大的恐怕不是卫国,而是魏国。
第269章 请大能出手
“句容该杀”
边子白杀气腾腾地坐在舆图上,一脸的怒气。
“这些混蛋,到底还是不是男人,比女人都不如”
“哪里有这样打仗的,简直成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可笑国君还聚土为丘,特地祭祀上天,卫公就由地下人如此胡闹”
“哎呀呀,气死我了”
对魏国来说是大麻烦的事,对卫国更是如此,甚至要比魏国承担的危害要大得多的多。
边子白双眼如同死鱼一般的瞪着边境地图,却丝毫没有挪动的迹象,就连南卓都是心惊胆战的样子,他原本是以为机会来了,获得了太子,乃至卫国的全力支持之下的上军恐怕还是一条死透了的咸鱼啊
更让他绝望的是,他似乎将希望都放在了边子白的身上。可万一边子白要是跪了,他不是也要跟着跪
更倒霉的是,边子白这家伙真要是到了万难的时候,似乎可以拍拍屁股就走,可是自己跑哪儿去如果没有封地,没有了族人,会还把他南卓当成个人物看待
“子白,这个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赵军南下就那么几个地方,你何必都找来看呢”
所有赵军南下的记录,双方在边境的作战方式,赵军的装备,只要内府有的都让边子白搬到了家里面。可是结果对他来说,似乎很不利啊除了多十年前的一次交战,卫国似乎一举直捣黄龙,打得赵国毫无招架之力。可实际上呢上军攻到了中牟,可实际上中牟是卫国的领地,根本就不是赵国的。之所以有赵军守卫,是因为赵人将军队放在了中牟。
他又一次发现,自己好像被卫国的史官,那个叫句容的糟老头子给欺骗了。这个混球,难道不知道卫国只不过在自己的国土里游行了一番,却被他说成了接连击退了赵军,并攻占了赵军控制的城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卫国攻占了赵国的城邑。
可结果卫国根本就不敢进入赵国的国土,仅仅是在自己的地盘武装游行了一番之后,就得瑟的不能自已。太丢人了,差点让人误会。万一要是赵人得到了这份资料,放在盟约的场合跳出来,指着中牟以北的地方说是赵国的领土,这该怎么办
割让吗
尤其是还在边境守卫国土的士兵们,他们的心会凉成什么样
“哎,不行,得找个人参谋一下。”
“找谁”
南卓对于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如此热心过,家里的封地都让人给惦记上了,还怎么整硬着头皮也只能死磕下去。如果是带着封地献给魏侯,至少南氏还是戚邑的封君。可要是让赵国抢去了,运气好一点他可能被换封地到山里去,赵国坐拥整座太行山,有的是那种犄角旮旯的破地方。要是运气差一点,他可能直接被找个由头喀嚓了。
即便逃过生死劫难,但是封地酒不要想了。他可不想变成孟轲那样的倒霉蛋,更不想变成孟轲老爹那样的大倒霉蛋。孟孙氏,曾经也是鲁国前三的大封君。就是因为封地被齐国攻破了之后,最后沦落成为破落户,成为彻彻底底的寒门。
当然孟孙氏因为是三桓之一,虽然是垫底的,可当年对鲁国国君很不敬,好几任国君都让三桓给赶出国去了,成为有家不能回的流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