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祚高门 分节阅读 287(1 / 2)

d共任王大将军麾下,其人看似妄诞,实则深沉,不是纯人。”

听到老爹评价谢鲲表里不一,沈哲子不免一乐,这就好像一个经年老悍匪说别人小偷小摸之类,也不知老爹哪来的立场。

不过沈哲子选择谢裒也自有其道理,谢家彻底崛起虽然是下一代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这一代就没有上进心。吴兴太守这个位置,在眼下时局而言,重要性不逊于一州掌兵刺史。

虽然谢家自有政治倾向,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拉拢的可能,尤其沈哲子笃定,现在无论哪一方都不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有些沉浮不定,尚未崭露头角的谢家。

假使自家抛出这个可能,沈哲子不愁谢裒不会上船。如此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根本不可能拒绝。所谓的政治倾向,在如此难得的一个机会面前,实在没有什么坚守的必要。

当然,沈哲子也不可能因为谢家未来的潜力而在当下选择谢裒,如今他深刻介入到时局中,谢家未来能不能崛起还在两可之间呢。

促使他做出决定的是:“谢裒之子谢无奕,正是儿子旧部。当日京府那一场意外,谢无奕也在场中,如今也随其余一起来了武康见我,正与云貉等人在乡里游荡。”

沈充闻言后略一错愕,旋即眸子便是一亮,笑语道:“如此看来,这个谢幼儒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那稍后青雀你安排一下,我来见一见你这些旧部良友。”

其实说到底,吴兴还是放在吴中乡人手里最踏实,交流起来没有障碍。但迫于时势只能选择一个侨人,那么也只能选择一个立场不要太过偏颇之人。

诚然谢家在政治立场上偏向王氏,已经是延续很久的一个事情。但如今王家一个子弟残了,谢奕还涉事其中,这必然会给两家关系蒙上一层阴霾。就算王家不追究,但在一些重要的选择上,也肯定不会把谢家作为第一选。

政治上的站队,如果不能排在第一序列,落后于人,那么很有可能一辈子都是后补。在这样一个形势下,沈家出面主张谢裒出任吴兴太守,无论谢裒拒绝还是答应,事情成或不成,都会加剧这个裂痕。

当然沈哲子也并不奢望能凭着谢奕一人,就彻底将谢家拉过来。归根到底,如今吴兴需要的不是一个彻底倒向他家的太守,而是一个不要那么强势的太守。

从这一点来说,谢裒很合适。吴兴又不是沈家的私土,大家都守规矩,即便有了纠纷,那也能对事而不对人,不会为了反对而无理取闹,不要阻挠吴兴的发展,彼此也能相安无事。

当然这些只是面子话,沈家只要开了口,事情无论成或不成,未来都会有更多对话机会增进联系。把相亲当成约那玩意儿的人,那是耍流氓。

这章有点短小,不过今天确实状态不好,熬夜然后白天没怎么睡。。。见谅。。。至于前边那点闲话,大家就当送的吧。。。

第416章0412 一荣俱荣

整个江东之地,如果说大江沿岸最繁忙的地界,那么非京口莫属。那么再往南去,首推余杭无疑。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以余杭舟市为中心的余杭、钱塘、西陵等左近县乡。因为地利之便,靠近舟市这个南货汇聚之地,左近诸多人家维持家业,大半已经不以田亩所出为主。

这里也是商盟在吴中物流的一个中心,但凡能加入其中的人家,坐享分利,日进斗金。

如今的舟市已经不独只是原本舟船码头范围,而是一大片地域的统称。因为过往几年会稽与吴兴官方上的融洽合作关系,这里已经超出了郡县划分的管辖,隐隐成为一个超然所在。

大街足足有数丈宽,两侧各有人行道路,中央干道专供车马通行,其中又有客货的分别。因而此地虽然人潮如织,但却井然有序,没有什么拥堵不畅的现象。

大街上有一驾牛车平稳的缓缓行驶,那牛车外壁并没有太多雕琢,只是打磨得颇为光滑,原始的木纹排列紧致有序,看上去端庄秀美,如丝织锦缎。

识货之人一眼望去,便知这车驾所用木料乃是楠木中极为珍贵的绣纹楠。这一类木料成材不易,质地坚韧,水泼油浸俱无损伤,天生的木纹不需过分雕饰便透出一股华美,因而与其他几种品质相当的珍贵木料并称玉木。

如此一具完全由绣纹楠打造成的车架,市面上价格都在百万钱往上,而且已经不独是价钱的问题,只有钱而没有相匹配的身份门路,根本就买不到

因而哪怕这车驾随员并不张扬,只有前后跟随的三五名豪奴,仍是畅行无阻,吸引了太多关注的目光。

牛车缓缓停靠在舟市附近最大的林氏货栈前,如今的晋安林氏,在舟市中的声势几乎仅次于吴兴沈家和会稽虞家,诸多珍贵的南货奇珍,虽然大半都要供给吴中商盟,但即便剩下的一些,也足以称霸舟市同类货品。

因而林氏货栈也是南北客旅游商们行过此处时,必然要去的地方之一。

牛车停稳之后,首先下车的是两名娇俏侍女分立车旁,那侍女容颜且不论,单单衣装佩饰已经不凡,神态举止都透出一股大家族的从容。下车后她们两手虚引,将一名彩裙高髻少妇搀扶下车。

那少妇年在二十岁许,相貌清丽眼神活泼,身穿质地上佳的武康彩绸曲裾,衣缘缀着色彩鲜艳的玛瑙流珠,整个人透出一股张扬而不浮夸的贵气。

单单这一身衣扮,便价在几十万钱往上,而且那彩绸、流珠、环扣的玉带、贴身的佩饰,有许多一如其身后车驾,根本不是用钱能够买到的。哪怕是在贵客云集的林氏货栈前,这少妇一出现,也顿时吸引了绝大多数来来往往的目光注视。

“如此贵气逼人,此一位是哪家娘子”

大凡繁华之地,民众好奇心也都极强,这一位娘子衣装随行过分瞩目,自然便有人好奇发问。

又过片刻,人群里才有人发声道:“这一位娘子,我倒认得,乃是钱塘全兴家中女郎。”

听人道破这女子出身,周遭顿时有人惊呼出声:“阁下是否看错了全氏那个全兴我也有耳闻,乃是顾元公顾荣的继室家兄。其人风评甚劣,为求顾氏眷顾将花样妹子许于元公老叟,可惜过不几年元公便逝去,这一场谋算终究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