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章(1 / 2)

就是如此你才会来的这么晚。

赵四皱起眉头。

从巷口出去绕进旁边的东街,东街的第二个岔口拐进小榕道,一路直行能到南街口,南街与北街相连直抵城门。这条路线远离北街人流很少,可以抢在仪仗队前出城。

这条路线的人确实很少,他们一路畅通无阻,隔着房屋能听见北街上车马行进,宗伯宣读祝词的声音隐隐约约。他们从南街横插在仪仗队前到出了城门,一路疾行终于看见了郊外山坡上的长亭,这时宗见队伍正在他们身后追赶。长亭里空无一人,山坡下的三辆马车旁站了一群人。

郁良夫见到郑喆的时候就没那么多毛病了,规规矩矩问了声好。

郑喆正和姬疏说话,姬疏靠着车篷听他讲,郁良夫走来时姬疏偏头看过去,有点似笑非笑的意味。

郑喆也看向郁良夫,语气一贯温和地介绍郁良夫与生不易相互认识。生不易不知道内情,只当他是郑喆看重的心腹,出门都要一路带着,对郁良夫态度很客气。赵四在郁良夫背后朝远山做了个毛病多的口型。

仪仗队的马蹄已近在耳边,领头的是姜虞,跨着高大的战马,甲胄泛着冷光,气势迫人。姜虞之后是郑序乘坐的服车,车帘掩得密实,看不见郑序的身影。服车之后是满载束帛礼器的车辆,延林卫的精英们在两旁守护。

姜虞看见他们,战马朝山坡的方向跨出一步,遥遥点了下头。一行人登上马车,赵四负责郁良夫的那辆,这位毛病很多的谋士坐进马车后撩起门帘朝仪仗队小声嘟哝了一句这个时候北上很不明智啊,简直是风口浪尖百害无利。赵四驾着马车驶进风口浪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远山驾着郑喆的车,落后一步跟在郑序的服车旁。大公子撩开窗帘露出半张脸,礼节性地和弟弟打招呼,却发现弟弟的车里有个自己不认识的人。

这位是客卿先生的师弟,听闻臣弟病重,特地前来相助。郑喆说。

姬疏坐在郑喆对面,半个身子都隐在阴影中,看上去没有搭理郑序的意思。郑序收回目光,对弟弟嘱咐道:你身体不好,北上路途遥遥,自己多注意。语气平淡,说完就放下帘子。

郑喆也放下帘子,天光暗淡一瞬,车里又亮起灯光姬疏点燃了烛台。灯光从下方打在他脸上,有些过分苍白,郑喆猛然一见给吓了一跳,姬疏露出一个阴森森的笑容:怎么?不是请我审一审课税副司的名单吗?

郑喆默了默,伸手接过烛台放在几案上。角落里确实堆着几摞书简,是各地推荐的副司官人选,两人各自拿了几卷,就着昏暗的灯光审阅。由郑喆负责选定课税副司,算是国君拒绝统一租税后给小儿子的一点补偿。

看着看着,姬疏乐出了声:和正司官一个姓就算了,这位怎么还一个字辈啊,这是亲兄弟关系呢还是堂兄弟关系?

郑喆的脸色也不好看,他手上的那几份,虽说没有没有这么露骨,但从属官补上的批注看来,这些人都是从原正司手底下抽调出来推荐给郑喆作样子的。

郑喆看了一会儿,冷着脸把书简扔几案上。

姬疏还在饶有兴味地翻阅,一边打趣道:二公子手底下就找不出几个像样的人了吗?您那鹿鸣馆,开着当摆件儿?

郑喆说:人选不能由我指定,我只能从二十一位乡长的推荐中挑选。乡长和封地的领主勾结,已经没有我操作的余地了。

为什么要巴结领主?国君赐的特权就在眼前,竟然还会被蝇头小利诱惑么?姬疏叹了口气,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郑喆,二公子你是真不知道什么叫弄权。

郑喆不愧是门客三千的座主,向人请教的时候很有度量。

姬疏这一赐教,教了大半个时辰,最后用一句就这样吧收尾,把书简拍在几案上,抬头看见郑喆保持着跪坐的姿势垂着眼一动不动好一会儿了。姬疏啧了一声,挑着眉毛看他:你怎么回事?到底听进去了没有?

郑喆这才抬起头,笑笑:殿下这招有点意思,把我的人送过去让乡长和我绑在一条绳上,那些领主自然会起疑心。只要一方有疑心,另一方也会变得畏首畏尾,其中就有了可插手的罅隙。他顿了顿又说,只是......

姬疏抱臂等着。

父君不见得想看见这样的局面......

他不想看见这样的局面为什么要把事情交给你来做!姬疏被深深震惊了。

从前也有过,世卿子弟大多欠缺才学不能胜任官职,我曾经上书建议设立考核制,罢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被父君驳回后允我设立几位佐官,那次是我亲自挑的人,最后的结局也不过是被架空罢了。郑喆淡淡道。他把书简堆在几案一角,打开食盒取出果盘,看上去想结束话题了。

姬疏看着他又啧了一声,似乎无话可说了,起身撩开门帘到车辕上和远山坐一排去了。郑喆在他身后拨了拨灯芯,光芒暗淡下来。

等到远山听见动静时,姬疏已经在他身边坐下。小侍卫看了他一眼,姬疏深深叹了口气:你家主子的心思可真别扭。

远山保持沉默。

脾气也很差。看着好像挺平易近人,心里的计较多着呢。姬疏又补充说明。远山还是没有说话,但吊起了眉梢。姬疏看了远山一眼,笑道:哟,生气了?他脾气不好不还是你同我说的么?

远山抿抿嘴,没憋住:殿下少说几句吧,我家主子就在您后头坐着呢。

我怕他听见么?姬疏说,我还就是特意说给他听的!心里计较再多有什么用,问题还能自己把自己给解决了?有路不走一定要把自己困死在原地,傻子都做不出这样的事。最后几句他刻意放大音量,引得并排驾车的赵四奇异地看过来。

在他们另一侧的生不易把脑袋伸出车帘喊:师弟你积点口德吧,现在还寄人篱下呢!

姬疏浑不在意,迎着逐渐灼眼的阳光惬意地眯起眼睛。郑喆的声音从车厢里传来:外面风沙大,大师还是进来休息吧。平和冷静,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

姬疏冲生不易眨眨眼,又钻进了车厢。

这一出发,路上便没有休息,队伍绕开城郭在郊外赶路,直到黄昏十分才抵达边境的洪城,在洪城驿歇脚。

因为地处边境,行李往来频繁,洪城驿便从城里撤出,设在了近郊。驿丞很早地领了一应人等在驿道上迎接他们,看上去十分兴奋,大概他大半官生都没见过一国公子这样的大人物。驿丞还没见过郑序,郑喆落后一步让郑序走在前头,但不知为何,进驿站时那个驿丞竟特意往郑序身后瞧了一眼,不知是再看谁,面上有一瞬闪过疑惑的神色。郑序身后,姬疏和生不易也在,捻金的黑衣扫过驿站门槛,郑喆看了姬疏一眼。

洪城驿有自己的驿田,站内的伙食都是就近取材。驿丞领了几人在驿舍休息后就去吩咐后厨准备晚餐。

站内有一方足够大的湖泊,可以泛舟游览,湖岸垂下柳枝,景色闲适。郑喆兜着书简从湖边经过时,生不易正在那儿钓鱼,对难得出门游玩还要处理公文的郑喆致以了真挚的同情。

郑喆要传递的文书,正是依照姬疏的指教,命姜洲代他从鹿鸣馆中挑选心腹送去各乡备选副司。姜洲不是他的属官,姜洲是姜虞的弟弟、大司马的二儿子,但两人自小一起长大,很多事郑喆都可以信任他。

郑喆从递铺出来,迎面就撞见了姬疏。这人成日里闲得就爱到处瞎晃悠,从前在与山齐时,任何角落都能见到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