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117(1 / 2)

d然,这可是我精心酿制的果酒”

张正书大言不惭地说道,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不过是收购了好几桶果酒,按照比例兑入甘油和冰糖之后,才有的这种酒。而且只能取上面的来饮用,下面的还有一点沉淀物,只能浪费了。不过也没关系,即便是买了几桶果酒,这果酒的价格也超不过一贯钱,甚至比不上一个酒桶的价钱。可见这时候的果酒是多么不待见了,也怪不得曾瑾菡这么反感,宋人也是顶会享受的,没有人喜欢喝又苦又涩的东西。

“那我要尝尝”曾瑾菡狡黠地说道,“若是你骗了我,哼哼哼”说着,她耀武扬威一样挥舞了一下小粉拳,张正书却觉得这一点威胁力都没,反倒是有种打情骂俏的意味在里面。

“来,尝尝”

张正书给曾瑾菡倒了一杯,瓷白的酒杯里,带着一点点青色的酒水,让曾瑾菡泛起了疑心:“真的好喝么”

犹豫了一下,曾瑾菡决定相信张正书。这种信任说起来也怪,就好像事实本来就该这样似的。芊芊秀手,葱白一样的手指拈起了酒杯,小心翼翼地端到唇边,轻轻地啜了一口。顿时,一股带着酸甜,却别有风味的味道在味蕾上绽放了开来,曾瑾菡明显尝出了这是青梅的味道。

这种味道,十分符合宋人对酒水的要求。要知道,宋人喜欢文雅,这种温温和和的酒水,最适合不过了。尝到了甜头,曾瑾菡也没有顾虑了,满满地一杯酒被她一口饮下。然而,一口饮下的滋味又和细细品味不同,有一股柔和的酒劲,缓缓地从身体里散发到全身,就好像每一个毛孔都被这酒刺激到了一样,也带着酸甜的味道。

张正书看着曾瑾菡满心的喜欢,禁不住又把酒杯伸过来的娇憨之态,故意逗她说道:“怎么样,是不是顶好喝”

“嗯我还要”

喝了酒的佳人,脸上不自觉升腾起了两朵红晕,未施粉黛的脸上,却因为这红晕而显得异常动人。等她说“我还要”的时候,张正书忍不住邪恶了。好不容易克制住心中的旖念,张正书又给她倒了一杯果酒,杯子里的酒液微微泛着青色,就好像翠玉一样,真个如同琼浆玉液一样。

“这是青梅酒么”

曾瑾菡轻声问道,这么美的酒,她都舍不得喝了。看着上面泛着的青光,一阵微风拂过,荡起了一层层柔光,就好像一泓清透的碧水一样,那么沁人心脾。女人都是感性的动物,曾瑾菡觉得这酒实在是太好看了,喝掉似乎有些暴殄天物。

但是,她又禁受不住那酸中带甜的诱惑,只把樱桃小口放到杯子边上,轻轻品味着这如梦似幻的美酒,一时间也沉醉在这美好中,连吃饭都忘记了。

“嗯,确实是青梅酒。”张正书笑道,“好喝么”

看着曾瑾菡这迷离的眼神,眼眸中泛起了迷雾,张正书就觉得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近些时日以来的鼓弄,好像都得到了回报一样。曾瑾菡的这个迷醉的神情,就是对张正书酿酒技艺最好的褒奖

“郎君,这个真的是你酿的吗”

曾瑾菡有些不敢相信,“我也喝过其他青梅酒,怎生不是这个味道的”想起其他青梅酒里的苦涩,曾瑾菡口中也觉得泛起了酸苦的味道了。

张正书当即把他的鼓搞甘油的事情说了,曾瑾菡这才明白为什么他这几天都在厨房里鼓搞,甚至还做出了几块“肥皂”。还让来财用坛子装了一坛子神秘兮兮的臭水,让来财送到郊外去。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一种叫“甘油”的东西

第两百五十六章:酿酒计划

“你说,这果酒会不会大受欢迎”

当张正书把底价全盘托出的时候,曾瑾菡震惊了。原来,这真的是她曾经喝过的青梅酒,只不过加入了什么“甘油”,就变成了这种模样。如果是这么勾兑的话,那确实是赚大钱的好项目

“郎君,这酒当然会大受欢迎。只是如今并非青梅时节,今年的青梅酒也不多,怎生能造出这般多果酒呢”曾瑾菡对商业有着很敏锐的触觉,一下子就捉到了关键所在。如今已经是深秋,各种果子已经过了季节,想要收购都来不及了。

“没事,可以遣人去乡野之中收购。”张正书笑道,“不管是什么果酒,只要勾兑入甘油,那么肯定会上好几个档次的。我瞧着,就算是樊楼的和旨,都比不上我这果酒”

看着张正书信心满满的样子,曾瑾菡当然不会去打击他了,只是觉得他很有雄心壮志。人家樊楼可不是一两年就得名的,就好像前些时日张正书故意把炒菜技术泄漏出去一样,别看所有酒楼都受到了冲击,可樊楼愣是没多大影响。因为樊楼的菜肴,都经过了多次改良,里面的秘法不是一般人能掌握得了的。就好像张正书说的那样,炒菜其实很简单,但是把炒菜炒好,那就不简单了。

要不然,张正书也不会给范大郎出主意,弄一个厨师大赛,让汴梁城中的酒楼都参加,送两三道拿手好菜,然后让有头有脸的人物来品尝打分,决出胜负。这样一来,不仅能打响知名度,也会让百姓形成一个概念,就算会炒菜技术了,也要练很久才能达到酒楼的水平,甚至还可能一辈子达不到毕竟人家可是专业的,你只是“业余”的。

要说私心嘛,张正书当然是有。

要知道他可是有林百间那脚店五成股份的,只要传授几道菜给脚店里的那些厨子,拿个好名次不是问题。这么一来,也算是给脚店打广告了。再加上京华报的报道,说不定还能掀起对“吃”的热潮。虽然中国人天生就是吃货,但是宋朝这时候的菜品并不算太丰富,做菜手法也没有后世繁杂。如果能就此促进大宋的“吃”文化,张正书觉得这也是不错的。毕竟要形成繁荣的商业,酒楼必不可少。衣食住行,都是日常要消费的东西,对经济的作用绝对不能小觑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炒菜的价格下降之后,能拉动更多人来酒楼消费,这也是范大郎之前不曾考虑到的。要不是有张正书这个承诺,你以为范大郎会这么轻易放过张正书这可是砸大家饭碗的事,要惹众怒的啊

“那来年呢”

曾瑾菡又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啊,今年是没几个月了,果子也没了。但是来年的话,还是以这样的办法来制造果酒吗曾瑾菡自己都没发现,她已经把自己代入了张家女主人的身份里了。张正书察觉到了,心中觉得好笑,却没有揭穿。

“来年啊,那就更简单了。”张正书信心满满地说道,“只要打开销路,来年我会专门建一个酿酒厂,不再收购其他果酒,而是转而收购果子,自己专门酿造。当然,也少不了雇人,我估摸着起码要雇百来号人吧说不得,千号人也是要的。果子值钱了,果农肯定也就多了起来。我打算专门派人到秦凤路、永兴军路那边收购柑橘、枣子、桃子、梨子、山楂、杏子等果子”

“为何要隔这般远去收果子这汴梁左近就有啊”

曾瑾菡觉得有点不能理解,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汴州附近,也是产果子的。

“为了治河”

张正书苦笑一声,有点沉重地说道。没错,他这个计划其实是一石三鸟。首先,自然是要赚钱了。不仅他赚钱,还要带动秦凤路和永兴军路赚钱,让这两地不再苦哈哈,起码能供养西军一部分钱粮。而且这两路地方山多,很多山都荒着,因为打仗、历朝历代统治者大兴土木把树木都砍伐而空了。荒着也是荒着,拿来种水果是再好不过的了。第二个,就是要形成一个大工厂模式。张正书想着,单单是纺织厂还是不够的,如果酿果酒能形成规模,少说也能带动几万人就业。最后嘛,自然是河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