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31(1 / 2)

d战的话,“何家布行”是很吃亏的。

“那进驻家乐福,又是个怎么说法”

何胖子明白了,张正书的“家乐福”摆明了就是要抢生意的啊

确实,不管是在哪个城市,只要开了一家大型的商场,普通的店铺肯定要受影响的。客流量减少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是价格还不得不与大型商场的持平,甚至更低一些,以留住一些熟客。毕竟,体量就摆在那,小商铺肯定拼不过大商场的。

何胖子明明是来瞧热闹的,却看出了自家布行的危机,你说他会怎么办

“进驻嘛,也就是字面意思了。何家布行进驻家乐福超市,我会提供一个布料区的摊位,至于怎么定价,是你们的事。但必要的时候,配合一下搞个打折活动,想必你不会拒绝吧频率嘛,大概是一两个月一次那样子,不会多。至于摊位的出租费,就和曾家一样好了,是销售额的两成。这个费用呢,其实就是所有费用了,包括了押金、广告促销费、管理费、员工工钱、暖气费”

“慢着,管理费、广告促销费我能理解,暖气费是啥”

何胖子愣住了,他完全没料到有这个东西啊

“你进家乐福看了里面的装修布置吧所谓的暖气嘛,就是上面的铁管。我专门派人在二楼那里烧水,然后倒入铁管里。不然你以为,怎么大冬日的家乐福能暖成春天的样子”张正书笑了笑说道,“其实这个条件很低了,你应该也知道的。”

何胖子这才恍然大悟,他还纳闷那铁管是什么来的,怎么还能冒烟

林百间更加好奇,问道:“那水流下来了,岂不是白白流掉了”

“我设置了一个阀门,不打开的话,水是流不出来的。”涉及到具体操作,张正书就不说了。要知道,这可是涉及到杜仲胶和铸造作坊的机密,可是能卖大钱的张正书不愿多说这个,继续问道:“何员外考虑得怎么样销售额的两成啊,真的很低了。要是过得几天,说不定我会要到两成五,那就不怎么划算了”

张正书没有骗何胖子,他是真的打算以后进驻的品牌,一律要25销售额的进驻费用的。

何胖子考虑良久,才咬了咬牙说道:“我选第二种方式”

张正书鼓掌说道:“何员外做了个明智的选择,毕竟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嘛”

第五百一十章:各怀心思

林百间在一旁冷眼看了好久,这时候却笑道:“何小员外,我记得你好像不是何家布行的当家人罢不知道何老员外会不会同意呢”

张正书饶有深意地看了看林百间,笑了笑说道:“何老员外对于赚钱的事,怎么会不同意”

何胖子的笑比哭还难看:“张小官人说的是,不过我确实要回家与老父相商一番。不知道张小官人能不能等”

“最迟明天吧。”张正书想了想说道,“说实话,也就是何员外而已,别人我都不留位置了。要知道,这是最低的租金了。何家等于开多了一家分店,何乐而不为签订契约后,我保证不会插手你们的经营。至于广告嘛,家乐福会保持热度的。”

何胖子点了点头,他此刻心乱如麻。

见识到超市威力的何胖子,哪里不知道行业的寒冬要来了如果不想为挤兑得完全没有生存空间,那就只能和“家乐福”合作了。从现在的条件看,张小官人提出的条件并不高,何家是完全能接受的。粗略算了算,哪怕“家乐福”超市只能保证今天十分之一的客流量,“何家布行”也要比平时店里的客人多了一倍

客人多了,哪怕只有小部分肯掏钱买布,配合何家的低成本,那“何家布行”也还是赚的。再说了,不是想买布的,来逛布料区干嘛

然鹅世界上最糟心的事情是,你明明知道这么做有利,可话事人不是你。

张正书如果知道何胖子心中所想,怕是会把他引为知己了。张正书现在做的事,不都是对大宋有利,可当权者没有一个能有长远眼光看出来的,这种曲高和寡的现象,其实很消磨热情的。就连张正书自己都不太清楚,会不会在未来某个时段他就心灰意冷了。

心不在焉的何胖子,另有所图的林百间和侃侃而谈的张正书,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时近中午,何胖子才和林百间告辞出来。

看着热度不减的汴梁城百姓,一个劲地涌入“家乐福”超市,林百间也是感慨。“张贤侄果然是做大事之人,他为何就能看得这么准”

何胖子也是震惊,他完全没想到区区一个打折促销,就能让汴梁城百姓疯狂了。虽然大宋的商贾没有打折的概念,但也会时常说“亏便亏我也”的口头广告语,也就相当于后世的“跳楼大甩卖”。实际上,宋朝的商贾也确实让利了,虽然让得不多。

但是何胖子没有看到的是,大宋此时已经贫富差距极大了。

有钱人很有钱,像曾家、“大桶张家”、林家等等,哪一个不是腰缠万贯

但没钱的贫民,生活得是真的苦。

一天到晚,能吃两顿饱饭已经很不错了。开封府的百姓还好,起码用力做工还能有顿饱饭吃。但其他地方的百姓,那就惨了。因为剥削太重,土地兼并太严重,加上苛捐杂税太多,农户破产的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钱用来消费

即便是开封府是百姓,手里的闲钱也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时近年关了,汴梁城百姓总该拿点钱出来置办年货吧但手里的钱不多,怎么办恰好这时候“家乐福”超市开张了,各种商品打折。这样一来,不得了,瞬间引爆了需求。

也就是说,百姓手里的钱少了,消费降级了。

这和后世其实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后世因为房地产太热,过度消耗了居民的未来收入。而宋朝则是土地兼并太严重,苛捐杂税太多,以至于农户入不敷出,最后破产。明白了矛盾,那就好办了。张正书首先将商品打折,再配合渠道的优势,长期建立一个低价格的市场,那么自然就赚钱了。

可惜,除了张正书以外,没有多少商贾是看出市场的转变的,只会感慨生意越来越难做。

能不难做吗,首先是钱荒,然后是消费降级,最后是苛捐杂税那么多。北宋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倒在不间断的农民起义中,倒也显得好手段了。

“可能是张小官人眼光独到罢”

何胖子不服不行,人家的魄力就是大。

“何小员外是打算进驻这家乐福了”

林百间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他其实也知道,一旦“家乐福”超市成了气候,汴梁城中的商贾,也不得不开始降价让利了。这里面,林百间受到的冲击也不小。要知道汴梁城中最多商铺的,就要数林百间了。

何绅这胖子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把握的事他也不会乱说的:“林员外怕是也知晓,我家并非我做主啊。”

“也是,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