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90(1 / 2)

d是,博一把可能把底裤都输掉,鲜少有人能闯出一条血路的。俗话说,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就是这个道理了。能成事的人,后面都跟着一麻溜的失败者。可惜这些失败者都没有姓名可寻,就拿这个曹员外来说,要不是张正书找他买地,张正书都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

与很多人印象不一样的是,很多世家门阀、书香门第都不是什么“富不过三代”,甚至传承了几百年之久。因为这些世家门阀也好,书香门第也罢,他们家规很严,鲜少会出现纨绔子弟。而且就算出现了纨绔子弟,也有其他继承人可以补上,不至于家族跟着倒塌了。

这是因为人家有底蕴,有金钱托底。

很真实的一句话,这就是为什么有钱人的儿子敢于去尝试,因为他们的容错率很高。

而普通人,要是一步错,那就基本没机会再来了。

曾文俨是从普通人积攒到财富到这个地步的,运气可谓是逆天;而张正书不一样,他是二世祖,家业大到怎么挥霍都挥霍不完。

人比人,气死人啊。要是曹员外知道张正书的身世,恐怕会暗叹世间不公了。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公的,只不过是曹员外手中没多少资源罢了。要是他有足够的钱,能舍得前期盈利,一门心思积攒老顾客,把坊市做起来,那他未必就不能赚大钱。可惜的是,他眼光是有的,但只局限在当下,那就不能怪谁了。

交割地契,签字画押,到官府盖印交税,一系列流程下来,六十二亩七分地就易主了。

提着一袋沉甸甸的银子,曹员外总是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亏了一样。

第六百四十二章:家法伺候

“小官人,能冒昧问一句么”曹员外心中悲喜交集,脸上反倒没有多少起伏,只是觉得这事情有点不真实。这么大一块地,足够形成一个坊市的所在,就这么卖掉了

“问什么”

张正书现在火急火燎地要找木匠搭建好造船场,建设滑道,哪里有空听曹员外闲扯

“你盘下这么大一块地,砸入这么多钱,不怕亏本么”曹员外扣扣索索的性子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他都不敢做的事,这么一个“愣头青”就敢做的。

“亏本了又怎么样我亏得起啊”

张正书一本正经地说道,“前期亏了又怎么样,后期我一样能赚回来对了,曹员外,你有兴趣和我一起做生意么”

后面这句话,纯粹是顺口一提。要知道张正书不可能长期留在杭州城的,所以要找一个掌柜掌舵。曹员外虽然眼界不太宽,性子又锱铢必较,扣扣索索的很不利爽,但作为一个掌柜,却恰得其用。而且,只要让曹员外入股杭州城的生意,成了他自己的产业,说不定比自己开店时更加上心得多。到那时候,张正书有创意,有想法,曹员外能管理,倒也能发展一二。

只可惜,曹员外心疼那亏掉的钱银,已经不敢冒险了。“小官人好意,我心领了。只不过,我已经无意再开店了,这点钱,还是留着用在丝绸一事上罢”

杭州城里做丝绸,也就维持个不温不火。

除非有曾文俨的决心,拓宽渠道,扩大市场,薄利多销,建造船队出海远航,才能赚到巨利。不然的话,可能也就是一个小小的丝绸作坊主的样子,一辈子的路都能看到尽头了。

张正书也不会强求,机会给他了,他不要,能怪谁

“也好,那祝曹员外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了”

拱了拱手,张正书把地契交给史陌,然后拉起曾瑾菡的手,不疾不徐地消失在了路的尽头。

“你们说,这个张小官人,果真能做大生意”

曹员外还是举棋不定,但一想到“亏钱”二字,他就觉得心气有点短促,脑袋有点发昏,眼前有点黑。

这两位牙人一共得了几十贯的牙钱,相当于一夜暴富的样子,早就笑得见牙不见眼了,听得曹员外这么一问,随口答道:“曹员外,这张小官人能不能赚钱,又不干你事,你这么关心他作甚”这话实在,曹员外都卖地了,人家怎么做生意是人家的事,根本不关你事啊再说了,人家也邀请你一起做生意了,你要是想,跟着去不就行了这两个牙人不能理解曹员外矛盾的心理,他们只关心赚到的这几十贯钱,确切来说是十几两银子,要怎么用才好是去买一处宅院呢,还是去逛一逛花船呢

“亏钱的生意,都有人做这不可能啊”

曹员外好像魔怔了一样,默默地重复着这句话,踉踉跄跄地回家了。

那边厢,曾瑾菡一蹦一跳地走在前面,突然回头问道:“郎君,你说亏钱,也就那曹员外会信,我可是不信的”

“这回可真没骗你,造船我就不打算赚钱”

张正书苦笑一声,他早就打算好巨亏一大笔钱的准备了。

要知道,这造船就是在烧钱。除了木料之外,各种材料也是极其耗钱的。再加上工匠的工钱,每一艘船估计造价都不在数千贯之下。当然了,这样的海船是对外出售的,不过要在张正书把船队组建完毕之后。估摸着,起码要亏个十万贯左右,才能开始回本。

但是以新型风帆船只的“奇特”外形,能不能被宋人接受都还是两说。

所以说,能不能回本,都是未知数。

当然了,张正书让这支船队跑远洋海贸,总是能回本的。但那时候也不知道是几年后了,短期内肯定是要亏本的。

不过嘛,能掀起属于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这样的亏本很值得。

只是张正书说出来也没人会信,谁肯跟着做必定亏本的生意即便能回本,那也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商人都是逐利的,准确来说,是逐短期的利。能赚快钱,赚大钱那就最好了。亏本的生意,有谁会做啊

怎么看,张正书都没有把握在这行业里快速回本。有时候说实话,是没人相信的。

不过,曾瑾菡看得很透彻,说道:“郎君,你自己可是说过的,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即便你造船亏本,可你派人出海贸易,总是能赚回来的。再说了,你还能卖船啊,你不打算就只是造那么几艘船罢”

张正书哈哈大笑道:“知我者,姝儿也不过,这事现在还太早,说不准的。亏钱也就亏钱吧,还是那句话,我亏得起”

“就喜欢郎君这样信心满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