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94(1 / 2)

d炎热,能满头大汗,证明曾懋是付出了极大体力的劳动的。

“辛苦了,曾五叔。快坐下,喝杯茶再说。”

张正书不由分说地把曾懋按在椅子上,顺手递给他一杯茶。而他自己,却迫不及待的跑出去,看那钱塘江入海口处停着的那艘新型帆船模型了。

“小官人,这都是按照图纸,用一比一比例造出来的。”曾懋也从张正书那里,学会了不少“专业术语”,自豪地介绍道。

张正书已经等不及了,说道:“快,安排一艘海船,用绳子拴着这个模型,我们一同出海”

实验,是张正书一直强调的事。

这一次实验,也是为了让那些半信半疑的造船工匠看看,这样的风帆船只,是可以经得起考验的。不多时,已经有人租来一条小海船,其实就是一艘小客船。这样的客船,船头的甲板可以出来透气,是最能直接观察那新型帆船模型的船只。

扬帆,出海

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这艘新型帆船模型,居然顶着风,好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下子就窜了出去。

“我没有看花眼吧”

“那艘模型真的那么快”

“这还是只是模型啊,顶不了多少风啊”

“岂不是比鳅鱼船还要快”

“依我看,是那客船太慢了。小官人那图纸也画得好,所以这新船也快”

岸边传来的讨论声,全都听在了张正书的耳中。张正书知道,他再下令建造一艘大海船,已经没有多少阻力了。

为了这一刻,张正书足足筹备了好几个月如今终于能实现了,他岂能不兴奋

第六百五十一章:用进废退

当然,更兴奋的是那些已经上了客船的造船匠,这可是他们亲手制造出来的模型啊一想到日后,他们将造出这样的帆船,他们就心中澎湃不已。

造出了这样的帆船,还有谁敢瞧不起他们还有谁敢对他们不尊敬

他们都看向了张正书,也只有这个创造了奇迹的小官人,才能让他们一洗前辱,才能让他们重新获得自尊。工匠,别人不了解的群体,却被这个小官人如此礼遇,他们岂能不感恩

“别愣着了啊,赶紧记录你们要记录的数据,看看哪里还有缺陷的。现在还有时间更改图纸,不然等定型了,开始建造了,想改就难了”张正书提醒这些造船工匠,要开始干活了。

造船工匠们也回过神来,一个个都按照张正书说的,开始记录新型帆船模型的数据,以便加以调整。事实证明,即便没有风帆手在桅杆上操纵风帆,风帆也没有最大限度利用风力,可那新型帆船模型就是比客船要快得多。须臾间,二十多米长的麻绳,已经全部放尽了。

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景。

要不是前面那艘新型帆船模型太小,要不然已经成了拖拽这艘客船了。

张正书估摸着,这艘客船也就是七、八节的航速,可那新型帆船模型起码有着十一、二节的航速了。

“稳定性还不错嘛”

张正书嘀咕了一句,客船上的他,都有点立足不稳的意思。可那艘新型帆船模型呢,却好像如履平地一样,在风浪中起伏着,却始终没有被浪花横风拍翻。

“小官人,我是服了”

曾懋也上了船,这时候挤到张正书身旁,开声感慨道,“我行船三十多年了,却从未见过如此快速的船只,要是建成了大船,还有八成这般的航速,我觉得这样的船只,一定会风靡天下的”

确实,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宋朝,抄袭什么的,根本不算事。

而且汉人确实聪明,只要仔细观察一番外形,或者拆解一番,就足以获取信息来山寨了。

再加上,这样的船只张正书一定会向外出售的,最多就是占据了几年先发的时间而已。所以,这样的船只注定要掀起一阵帆船改革的。且不说它载货量大,就是那航速,那稳定性,都足够一些商贾不惜花巨资引入了。

“曾五叔,这样的船只,你先替我造个十艘吧”

张正书也来了信心,“至于剩下来的钱银,我会托人带过来的。”

曾懋点了点,手底下也是很兴奋:“能登上这样的船只,我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可别这么说,我还有更好的船只哩”

张正书连忙安抚道,“就如同蒸汽船,你没见过吧”

这时候,在一旁也震撼了心灵的苏熙,更是惊愕:“蒸汽船小官人,你真的打算开始研制蒸汽机了”

“争气鸡是甚么来的”曾懋是一头雾水,连忙问道。

“这个蒸汽船啊,其实就是给船只安装一个蒸汽机。这个蒸汽机呢,就好比一个炉子,只不过这个炉子能给船只提供动力,不管是顺风还是逆风,都能达到飞快的航速。只不过,这种蒸汽船是吃石炭的,要是没了石炭,它就不能动了。这年头也不是哪里都有石炭,所以还不能脱离风帆”

张正书给曾懋画了一个大饼,也给周围的造船匠画了一个大饼,让他们不至于造了一艘新型帆船就不思进取了。

要知道,这造船技术是用进废退的,就好比后世的北极熊国,多年不建造大船了,他们还有建造大船的经验吗即便有图纸,没有足够经验的工人,造船也只是一句空话罢了。不止是北极熊国,米国、英吉利国、法兰西国还不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