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啊再仔细想一想,这也是正常的。不管是武力,还是寿命,估摸着赵煦都是最弱的那个。“赵煦不会快挂了吧”张正书感慨了一声,“难道历史真的改变不了”
“除非你懂医术,给他看病。”系统嘿嘿笑道,“但这里没有高科技设备,你又医术也没用。”
“算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只要不让赵佶登基就好。”张正书想了想说道。
说话间,赵煦一行人已经到了京华报社前面。
张正书在小楼上瞧得真切,彭元量在给赵煦打着伞呢。不得不说,那牛皮靴子就是好,防水,跟后世雨鞋一模一样。就是赵煦冒雨走来,衣裳都湿了不少。张正书再不情愿,也只能走下楼去,印上去就说道:“不知道官家要来,有失远迎”
“客套话不用说了”
赵煦显然是心情不好,挥手打断了张正书的客套话,“走,我有事问你。”
“有事你说,但能别拉拽么不是我说,要不是你有这么些个护卫,我不怕你的”张正书一边碎嘴,一边被赵煦拉着走进了书房之中。
“嘭”的一声,门关上了。
赵煦恶狠狠地盯着他:“张正书,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欺君”
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
兴许是声音太大,彭元量在外面听了都在为张正书捏了一把汗。
有几个人敢拿赵煦开涮一个都没敢这么做的,统统都不在人世了好吧,是高太后和司马光他们。
张正书却愣了,一脸不解地问道:“官家何出此言”
“你说,你这两个多月去哪里了这黄河的水,一天涨得比一天高,你知道吗”赵煦都要咆哮了,他身体本来就不好,说完这句话之后,猛地咳嗽了起来。
张正书都有点担心了,他这风吹都能倒下的身体,要是在他这里倒下了,这可是天大的碰瓷了啊
“别激动,别激动,这有啥好激动的,要是你知道我去干嘛了,你得谢我。”张正书嬉皮笑脸地说道。
赵煦一看就更来气了,气得都乐了:“你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午来,朕决不轻饶”
宋朝的皇帝,只有在办正事,或者是认真的时候才会自称“朕”。平时的话,宋朝皇帝和普通人没啥两样,连皇子也不会叫父皇,只会说“爹爹”,和普通人家是一样一样的。所以,宋朝皇帝接地气,并没有太高高在上的,这算是老赵家的一个特色了。倒是那些嫁进赵家的,一个劲地拿捏着作态。
这也是为啥宋仁宗在位的时候,群臣都敢指着他的鼻子骂,差点把宋仁宗给骂哭了。
宋神宗呢,也被骂过;赵煦呢,还是被骂过。当然了,他们的下场都挺惨的。皇帝哪能不记仇的,一个反手就把你贬了,眼不见心不烦。
所以,赵煦现在憋着劲要怎么鼓搞一下张正书呢
“嗐,官家你也知道的,我最近新婚嘛古人说得好啊,人生有四大喜事,也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都新婚了,能不和妻子出游一下么”张正书开始耍无赖了。
赵煦被噎住了一下,转念一想,是啊,人家又不是当官的,来去自由,这能怪人家么
“不对啊,这是哪个古人说的你这小子,朕差点给你绕进去了,你还拍着胸脯给朕担保呢,要把黄河治得妥妥帖帖的,现在呢”赵煦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爱惜自己的手,他都能拍案而起了。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你得听我说完啊”
张正书无奈了,这赵煦是急性子真的一点都没错。然而,此刻系统提醒他说道,这首诗是北宋汪洙的诗,人家如今都没中进士呢,要等到明年,也就是元符三年汪洙才赴京赶考,顺利中进士。然后一激动,就写下了这首诗。
“我乐意这么说,不行么”张正书在心中怼了一句,系统不理他了,这人不学无术,还不肯承认。
见张正书如此平和,好像胸有成竹一样,赵煦冷哼了一声,也不承认是自己的错,只是不吭声了。
理了理思路,张正书继续说道:“我们两就打算啊,是不是回一趟杭州呢官家你也知道的,这曾家是杭州人,因为做买卖的缘故,才留在汴京城的。这事啊,是我们早就定下的了,我管这叫度蜜月”
“度蜜月”赵煦一愣,不太明白这词。
“这词是我发明的,你想啊,刚刚成亲的第一个月,小两口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这时一起出去玩,这不是在度蜜月么”张正书笑嘻嘻地说道。
赵煦笑骂道:“你的理由倒是多,只是你顾着家,就忘了朕啊”
张正书嘀咕道:“这话咋这么别扭呢”
“你说啥”
赵煦眉毛一扬,帝王的威压就出来了。
张正书连忙说道:“我是说,我可没忘啊我到杭州去,主要是为了造海船,我已经在那边盘下了一个造船作坊,这会估摸着新船都能有一半了”
“你还造船”赵煦一愣,“这和治水没啥关系啊”
张正书点了点头,说道:“有关系,我不是拿了漕粮优先权嘛,这不造船,我拿什么来运粮食”
“”赵煦算是服了,“你这会还想着赚钱”
“不想着赚钱我想着什么”张正书理直气壮地说道,“我是一个商贾”
赵煦怔住了,转念一想,然后苦笑了起来:“差点忘了你小子是个商贾了”
“可不是,我不赚钱我能干啥啊我”张正书理直气壮地说道,“我造船,是为了从海上运粮食到汴京城来。”
“海上运粮食来”
赵煦皱眉说道:“运河运不了么”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运河走不了了,不是我危言耸听,自隋朝开通了运河以来,到如今都几百年了。历朝历代,有谁去疏浚一下运河吗大家都骂隋炀帝好大喜功,可都享受着大运河的好处。但是,现在大运河的红利,快用完了。大运河和黄河一样,也是会淤积河床的。所不同的是,黄河挟带的泥沙太多,水流又急;而大运河水流平缓,淤积没那么快罢了。可几百年过去了,再慢也该淤积得差不多了吧要是没有人去疏浚,大运河的河床越来越高,通航能力也越来越弱。再过几年,基本就走不了大船了。所以,我只能从海上想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