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回过神来,蔡京才发觉不对劲。
而蔡攸却阴沉着脸,说道:“我派人去查过了,那京华报社是大桶张家姓张的小子创办的,他如今才十六岁”
“十六岁”
蔡京下意识地认为不可能会是张正书,毕竟这样的年纪,怎么敢做出这种事来想到这,蔡京皱眉地问道:“他背后是谁”
“查不到。”蔡攸咬牙切齿地说道,“张家隐藏太深了,我根本无法去查。而且,那些探子想要靠过去的时候,总是被一些闲杂人等给拦下来了。”
“闲杂人”蔡京一惊,“是谁”
“估摸是皇城司”
蔡攸想了想,“先前我就推断,除了皇城司以外,就没人有这么详尽的证据。如今看来,皇城司的嫌疑确实是最大的。即便那些人,是不曾见过的面孔,可行事风格什么的,都和皇城司如出一辙”
“皇城司”
蔡京先是一惊,然后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这事怕是官家授意的。”说到对官场的判断,即便蔡攸有过人之才,但也比不上老狐狸蔡京。蔡京在有了情报支撑之后的判断,几乎就没有失误过。要不然,在官场几经沉浮的他,怎么可能坐到这个位置上
要知道,在北宋要做到宰相,必须要有过人的手腕、眼力,不然的话,宰相的位置也是坐不稳的。像包拯,一身正气是挺不错的,但因为得罪的人也多,最终也只能做一个枢密副使罢了。枢密副使,也就相当于副宰相,再进一步是不可能的了。
蔡京有眼力,有手腕,还懂得伪装,是一个腹黑手辣的狠人。原本蔡京是能冲击相位的,可碰到这档子事,蔡京算是前程毁了一大半。除非日后更换皇帝,忘了他的过往,才可能重新启用他。正因为是这样的官场触觉,蔡京断定了这事和赵煦脱不开干系。
“官家”蔡攸吓了一跳,“官家欲对爹爹不利”
“怕是官家知晓了,此次群臣反对建城,是我在背后指使的。”蔡京叹了口气,“皇城司,果然厉害”
蔡攸想明白了:“因为皇城司所迫,京华报才不得不出那则新闻的嗯,这么说就说得过去了,毕竟没有点名道姓”
“不,这样更狠。怕也是官家的意思,等于把为父放在火架上烤啊”蔡京叹了口气,有点落寞地说道。确实,做官就怕被皇帝记恨上,特别是有志做百官之首的,那更是堪称最大的打击。被皇帝记恨上了,那就等于绝了宰相之路啊除非换皇帝,不然蔡京这辈子都别想染指相位了。
“那如何是好”
蔡攸也慌了,他也知道蔡京的判断是九八不离十的。
没经历过多少阵仗的蔡攸,立马就慌了神。
蔡京冷冷地说道:“慌甚么,这不是还没输么”
蔡攸还是不镇定,感觉前途一阵灰暗:“爹爹,你说如何是好”
蔡京沉吟了一番,现在的局势对他很不利。首先是贪腐已经坐实了,剩下的商铺也受到冲击,甚至还有偷税漏税的嫌疑。最后,就是贪官们对蔡京的疏远,生怕惹祸上身。哪怕明知道蔡京有他们的把柄,这些贪官也不惜疏远蔡京。官场就是这样,得势时门庭若市,失势了就门可罗雀了。“唯今之计,自然是要回击一二了。备轿,为父要去拜访左户司”
蔡攸心中一喜,知道蔡京开始出招了。
虽然知道“京华报社”背后很可能就是皇帝,可蔡京还是出招了,毕竟不能坐以待毙啊蔡京的招数,其实也不外乎就是那么几个。总的来说,就是以权势相压。然后辅以朝堂力量,扭转乾坤。
第七百六十章:应对之策
帮蔡京备轿之后,看着蔡京离去的背影,蔡攸的眼神阴狠。
“不知道那姓张的小子,怎么接招呢”
蔡攸冷笑一声,“还有皇城司,你能阻拦朝廷命官稽查税务么”
没错,左户司其实就是主管财政税收的衙门。宋初建立三司,是为了集中财权,更好地协调国家的财政收支,以求财利归于朝廷。皇帝通过控制三司使来掌握财权。皇帝也通过控制内库的财富,限制三司使权力的过分膨胀,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
元丰改制后,三司完全取消,归并于户部。户部这才掌实权,掌管全国户口、土地、钱谷、赋役之事。
所谓的左户司,其实就是左曹,是户部的一个衙门。
元丰改制后,户部设五司:左曹、右曹、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左曹、右曹或总称户部司。左户司,就是左曹,凡天下人户、土地、钱谷的政令,及版籍、税赋、征役、土贡、征榷、户婚、诉讼等事,由户部尚书、左曹侍郎、郎中、员外郎主管。蔡京说去见左户司,这是隐晦的说法,真正的目的是去见左曹侍郎。
在绍圣初时,蔡京代理户部尚书,在户部是很有话语权的。
他去见左曹侍郎,其实就等于释放了一个信号:我要动“京华报社”了,你们户部看着办吧
蔡攸很聪明,窥一斑而见全豹,立即猜到了蔡京想做什么。
但是,蔡京的狠辣之处,绝不止这样。
去见过户部左曹侍郎之后,蔡京又拜访了他在朝中的同党,临到天黑了才回家。
这个消息,自然很快被张正书所知道了。
毕竟张正书可是手握“黑客”的人,还有皇城司的头头在后面提醒。
来送情报的,赫然是周铭。
“小官人,那个蔡相公总算是有所动作了。根据暗探回报,他利用竹筒传声原理在窗外探听到了,那个蔡相公连同朝中大臣,准备发起禁绝报纸的奏折”
“总算是出招了啊”张正书还怕蔡京不出招呢,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张正书不怕蔡京出招,就怕蔡京不出招。他一出招,就等于暴露自身了。赵煦之所以不闻不问,一直就是等着这个呢为啥按照系统的猜测,赵煦一直认为蔡京是新党,是支持变法的。但是,蔡京要是出招了,赵煦的心中一下子就亮堂了,也知道谁是潜在的敌人,谁是同道中人了。
以赵煦的性子,是眼中容不得沙子的。
所以,赵煦容忍了蔡京干掉文及甫、刘挚、梁焘、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等一干大臣。为何因为这些文官,都不是新法的坚定支持者。甚至,还是新法的坚决反对者。这样的人,赵煦自然是不会手软了。有时候,政治斗争就是这样的,不管文及甫、刘挚、梁焘、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等文官是好官还是贪官、庸官,只要不符合皇帝的心意,那就贬吧
而蔡京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懂得变换阵营。赵煦一时不察,才给他钻了空子,升到了翰林学士承旨,甚至还代理了户部尚书好长一段时间。
正因为蔡京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好久,所以他才有能力去贪污那么钱银。
亏空国库,中饱私囊,贪赃枉法能做的事,蔡京没少做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