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3章 33 二更(1 / 2)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更名为《侯府闲人不好当[穿书]》

出了皇宫,薛梦松跑了好几户京中要员的家,可他知道这些人都是表面上敬重自己,暗地里都巴不得自己早点落马。而这一次的提案通过了,他会树敌更多,没通过也会被同僚所诟病。

于是他去了在京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府上,将朝局利弊告诉他们,让他们做好决断。

官员们听了他的话,一时也难以做决定,只是表面上答应着他的话,等送走了薛梦松,他们一个个全都赶往了丞相府。

而丞相也早有准备,他让家丁关好大门,在皇上的决议下来前,他谁也不见。

无奈之下,京城中的要员第一次如此全乎地集中到了一起,他们合手站在丞相府外,议论纷纷。

有的人说反正不涉及自身,表个态支持皇上的决断也好。

有的人却说虽然削俸妨碍不大,可一但松了口,日后还有更多地方需要让步的又该如何。

他们各有各的想法,争执不下,丞相府门口俨然变成了一个新的议事厅。

他们在外面讨论得热火朝天,连过往的百姓也不自觉地驻足,小厮见状赶紧拱手恭敬地高声道“各位大人,各位大人,听我一言,此处并不是论事的好去处,烦请各位移步,到茶楼各府去详谈。”

小厮重复了好几遍这句话,才将这些大人物送走。

门外闹了天,丞相却悠闲得很,他拿着一包饲料正在喂鱼,兴致很好。

丞相夫人看到他这副悠然自得的模样,很是不解“门外都翻天了,为何你如此清闲。”

丞相大笑三声,道“翻天?翻天好啊,说明这个薛梦松厉害啊,能召集到这么多一品、二品的官员,厉害啊。”

他的话让夫人更加迷惑了,丞相也没有多作解释,只是拉着夫人的手说道“此人确实很有手段,可交可交。”

听到他的话,夫人的脸色大变,丞相的夫人家中也是权贵之家,这平淮侯的名号她也是知晓的。

丞相说要与平淮侯相交,夫人不禁有些担心,她握着夫君的手,劝道“你怎么总是不按常理出牌,这平淮侯京城都要将他骂臭了,你为何还要往上贴?”

丞相反问道“什么是常理,常理就一定是对的吗?骂他的人多,那是说明他做的事多。而且你也不看看骂他的都是些什么人。”

夫人不说话了,可她心中仍旧是隐隐的担心。

丞相也不再多言,对于薛梦松他自有判断。

*

次日,朝堂上,薛梦松提出这个提案的时候,虽然昨日许多官员已有耳闻,但朝堂上还是哗声一片。

他们嘟嘟囔囔说着自己的想法,想说却又不敢言。

皇上摆手,厉声问道“各位爱卿有何看法?”

丞相率先开口表率“国难之际,为人臣子,为国百姓,自当与国同难。臣不仅同意削俸,而且自愿捐出一年俸禄为战事尽一份绵薄之力。”

丞相这句话,如同抛如大海的石子,一石激起千层浪。

兵部尚书见状,也附和道“臣附议。”

他知道要挑起矛盾的最佳方法就是给那些不同意的官员施压,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接连的几位一品大员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也纷纷附议薛梦松的提案,主动削俸。

就在皇上以为一片形式大好的时候,突然有个因为来京述职的巡抚拱手道“臣不同意。”

皇上听到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连忙摆手将他请上前来,他问道“爱卿为何不同意呀。”

巡抚大人扫了一眼这些肥硕的京官,他淡淡道“臣愿为国分忧,可削俸一事却恕难从命。作为地方官,事务繁多,家中也无闲田,一家老小全靠官俸过活。今日朝堂之上的大多都是在京的一、二品大员,他们各有家底,当然无惧削俸。但远在各地的地方官,甚至有刚踏入仕途的青年人,寒窗苦读十年已是一穷二白,刚入仕途又遇上削俸难免会有损志气,毕竟斗米难倒英雄汉。”

他言辞恳切地说完这番话,皇上皱眉若有所思。

巡抚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可眼下确实国库吃紧,只是上调赋税恐怕难以平民愤。而一味得按照品级削减俸禄,也确实会伤了一些小吏的心。

事事难两全,正当皇上为难之际,又有一个人提出了自己的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