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31(1 / 2)

d儿。

所以张太医才说,有什么想吃的就吃些。对于刘雨来说,有食欲是好事。

宫人给刘雨盛了半碗汤,里面还有两片嫩嫩的白菜,两片煮得烂烂的牛肉。

汤不多,两三口就能喝完。白菜自带着清甜甘脆,牛肉煮得火候正好,肉还一点儿都不柴。

刘雨喝了这半碗汤就不敢再多吃了,不过还好,直到午膳撤下去,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看样子这汤没坏处。

刘琰胃口可比她好多了,一年三百六十天她吃饭就没有不香的时候,刚才那牛肉汤,她直接泡了饭,本来这进贡的大米蒸出来就格外的香糯,不用菜,光吃白饭她都能吃一大碗,用牛肉汤一泡,那叫一个美味

她那吃相看着都让人羡慕。

曹皇后让人去取了两只锦盒来,给她们两人一人一个。

“说是宫坊新制的珍珠粉和玫瑰胭脂膏,你们拿去玩儿吧。”

刘琰倒没在意这些小东西,反正她本来就不喜欢这些,脸上左一层右一层的搽满了脂粉,闷得慌。

以前桂圆她们要帮她染指甲,刘琰染过一次就再也不干了,沉,又沉又闷,染完了这些,手指头好象都不灵便了,写字都会分神。

“母后,要是父皇得空的话,就把小侄儿的名字给定下来吧,”刘琰轻声央告曹皇后:“外头的人说话难听,反正这名字早取晚取的都一样的。”

曹皇后摸摸她的脸:“行,我知道了。”

刘雨回了麓景轩,这会儿正是歇中觉的时候。

歇中觉对旁人来说可能是件舒服的事儿,可对现在的刘雨来说也不容易。她不大容易能睡着,不过张太医说,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一刻钟也是好的,躺在那儿什么也别想,怎么舒服怎么来,实在心里不安定可以默念一段经文,要么数数也行。

可晴服侍刘雨睡下,放下了帐子,自己守在榻边做针线活。

帐子还留了一掌宽的空隙,刘雨嫌全放下了气闷。

可晴听见五公主笑了一声。

“公主有什么吩咐”

“没有,”刘雨眼睛没睁,声音也很轻:“四姐姐的品行,我确实比不上。”

“公主怎么说这个”

“今天在宜兰殿,她替二皇子妃和那个孩子说好话来着。”

如果跟二皇子夫妻关系好,那这么做不奇怪。如果这事有人托了她,做了有好处,那也不奇怪。

可是二皇子夫妇俩一路货色,为人处事一点儿不招人喜欢。刘琰替那孩子说情,也没谁给她一文钱的好处。

可晴今天没跟着出宫,听五公主这么说,可晴想了想:“是不是那娃娃生得可人疼”

“嗯,是挺可人疼的。”又白又胖,可刘雨不喜欢他。只知道吃,睡,除此之外就只会哭,嗓门儿还大,哭声真是难听,吵得她脑袋都要跟着疼了。

“反正换了我,我是不会替他说情的。”

可晴笑了:“公主和四公主不一样,四公主向来有什么说什么,公主处境比她难,当然要比她谨慎一些的,可公主的心是好的,这个奴婢知道。”

刘雨哼了一声:“你知道些什么。”

说巧不巧,这会儿宜兰殿里,英罗也在同曹皇后说这事。

“要说咱们四公主那心性是没说的,奴婢听说马家四处托人想替二皇子妃母子说情,又送金又送银,房子美人都送了,也没人肯揽他们家的事,躲还怕躲不及,也就四公主心眼儿实,旁人都不敢说,偏她说了。她说又不是为了什么好处,纯是因为骨肉至亲,不忍见那孩子受委屈受挫磨罢了。”

曹皇后侧身躺着,闭着眼睛,只是还没睡着。

“她就是这个性子,做事儿之前从来不先想想得失,想做就做了,这样可不好,总这么实心,以后怕是要吃亏的。”

第二百八十二章 过年

曹皇后担心刘琰,但其实刘琰没那么傻。

她在宫里已经几年了这几年总不是白住的。

即使有皇上和曹皇后的庇护疼爱,就象给她撑起了一座安全的屋宇,可是屋外的疾风骤雨她不是毫无知觉。

其实不久之前就有那么一件事,刘琰从梧桐苑回安和宫的路上,突然路旁冲出一个宫女,哭哭啼啼跪着,拦着不让她走。

桂圆和豆羹可不是吃素的,跟着伺候的人也不是摆设,没等那个宫女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就被两个太监堵着嘴拖走了。

桂圆当时还怕公主会拦下那个宫女,问她是否有什么苦衷,谢天谢地公主并没有问。

公主不提,桂圆当然不会主动去提。

刘琰又不傻。

不管那个宫女是真有什么不平冤屈要诉,还是受什么有心人指使,这件事都不是她应该过问的。

倒是后来她辗转从英罗口中听到一鳞半爪的,说是宫里又要好好整肃一番了,有宫女有孕,她说和她相好的是个侍卫,还说那个侍卫许诺要娶她。

结果查无此人。

也不知道真是侍卫还是什么人冒充侍卫,又或者是报了个假名给她。

连名字都不是真的,那什么明媒正娶自然更是无从谈起。

刘琰进殿的时候,英罗一见她,刚才那些话当然就不提了。

没过几日宫里确实好生整肃了一番,出入宫禁查检更严格了,内禁卫里也有人被革职,有人被调职,还有擢升了。

至于那个有孕的宫女后来怎么样了,刘琰也没去过问。

国有国法,宫里也有宫规。更何况现在宫女满了年岁就能出宫,又不会象前朝那样老死宫中熬成白头宫女,她有一千一万个苦衷,也不能掩盖她确实触犯宫规的事实。

既然违犯宫规,那自然要受宫规处置。

刘琰她们去二皇子府探望过之后,隔了一日,皇上就给新出生的皇孙取了名字。

贲,刘贲。

这名字取得自然好,皇上取的,谁敢说不好

何况这个字本来就是个意思极好的字。

一时间那些谣言全都销声匿迹了,再没一个人议论二皇子妃的过失,又或是小皇孙有什么不详,好话不要钱似的洒,仿佛之前的暗潮涌动从未存在过一般。

隔了不到三个月,三皇子府上也传来喜讯。三皇子妃也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个孩子,皇上也没有厚此薄彼,一视同仁的也取了个名字。

岙,刘岙。

刘琰也见过了这个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