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0章 出游(1 / 2)

天京九月, 高秋爽气相鲜新。

又将逢南宫霁生辰!越凌已暗示, 此回与他备下了份不同寻常之礼, 这倒教原本并不将此小生辰放于心上的南宫霁多了份企盼!暗自揣摩了几日,从塞外奇珍, 到千年古卷,古董翫器,虽皆难得,然前些年也皆得赐下过,若说今夕值得他尤为一提的, 应是非此!

此题难得解, 好在九月初二已在眼前,便免费那心神了, 待到那日,谜底自可揭晓。只话是如此,先前这一夜,却难免游思妄想,终因牵挂那“谜底”而难以入眠。。。

清早, 尚在迷蒙中之人便教张令其催促醒了!闻听宫中来人, 倒有些诧异:此刻,早了些罢?匆匆起身更衣洗漱后, 却闻来使正在府外等候, 心内纳闷,却也只得出府相迎。

门外已停了一辆青盖马车。南宫霁带着满腹狐疑登车,那内官却又不许令其随行, 但言此乃圣谕,且与令其耳语了两句,令其匆匆去了,片刻,取出一小包袱来,那人接过,便教扬鞭驱马而去。

车窗外,两边街市楼阁飞速倒退,渐行渐远,南宫霁忽起狐疑:此不是出城的路么?难道是越凌要邀他郊外秋游?此本常事,且又非第一回,行踪何须这般诡秘?难道是。。。中了歹人奸计?有人欲借此挟自己出城?!。。。

心内渐生不安,四望间忽而瞥见那置于角落的包袱,便拿来打开,却见其中是几件自己的常服,心内便愈发迷惑:这是要远行之意?

正是疑窦丛生间,马车已驶出了城,大约又走了三四里路,才缓缓停下。

撩帘下车,放眼但见前方两处茶肆,此刻只三三两两坐着几个歇脚之人,看去皆是面生。茶肆前的柳树下,几匹马正垂头吃草,看去倒甚惬意。

转过茶肆拐角,临水处,终是寻到了那熟悉的身影!

那人听闻动静转身,满眼含笑如沐春风:“听闻西京的枫叶将红,南宫世子可愿同去一赏?”

南宫霁一怔,旋即大笑:“圣眷如此隆厚,在下岂有不从之理?!”

越凌所以生出此想,一则自因逢南宫霁生辰,欲与他个不同寻常之喜;二则,也因朝堂聒噪,欲寻个去处暂避!而既是私下出行,欲图清静,自是轻车简从,仅带侍卫五六人,至于内侍近随,皆未随驾!这便难怪不许张令其随行了。

虽知他行事不循常理,南宫霁此回却还有些吃惊:如此,虽可许多放纵,然洛阳距汴梁毕竟百余里路,万一遇何不测,如何是好?自然出言相劝,那人却不以为意,听得厌烦了,径自扬鞭而去。南宫霁无奈,也只得暗自警醒自己多留心!且往好处想去,这一来回不过区区数日,当不至出何大不测!

出了京,少了朝堂上的争吵缠斗,又无内侍在旁聒噪,自是自在,一路且行且游赏,走马观花,匆匆数日,便已过去。照常情,再有个两日,便可抵洛阳。

这一天走到日已居中,还未见到个可供歇脚处,而前夜那二人嬉闹将至三更,此刻日头底下,自觉乏困!因而行至一山脚溪流处时,便决意驻马歇息。

临溪饮马,一面以些干粮果子充饥,虽还算惬意,却又隐隐似觉有所缺憾。

溪水潺潺,绵延蜿蜒,清澈见底的水中鱼群来回游曳,悠闲追逐。远处,两个垂髻小儿正在溪中摸鱼打闹,那欢愉之景,实教人称羡。

越凌瞧着,回想当初在靳国,曾于山脚的溪中破冰捕鱼,即得即烤即食,倒也别有一番趣味。再想这干粮果子虽精巧,却如何也不及野味来得新鲜!因而心念一动,便打定主意要在此野渔一回。南宫霁听闻,但觉有趣,自也赞同。

当下二人便脱了鞋袜挽起裤管下到水中,如顽童一般,捉鱼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