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1036(1 / 2)

“有道理,很有道理!”

徐俌细细一琢磨,连连点头,“传令下去,将士赶紧整顿城防,把城墙有缺口的地方赶紧补上,没有老夫的命令,任何人皆不得带兵出城……同时派人坐船,顺青通河而下直入长江,到南京去,叫张永想方设法为咱补给……咱就是要跟宁王打消耗战!”

……

……

徐俌撤兵青阳县城后,宁王面临两难的抉择。

从青阳县到安庆府城,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若是朝廷两路兵马联合起来跟他交战,他麾下这三万多兵马根本无法做到两头兼顾,而且宁王最担心的便是沈溪领兵西进。

宁王没有牢牢地把握住战机,在九华谷地这一预设战场全歼魏国公所部,实际上已失去战略上的主动。

朝廷两路兵马等于扼住宁王大军进攻南京城的咽喉,宁王绝对不敢在失去后勤的情况下,长驱直入直接攻打南京城。

最为关键的是,宁王没法保证他进攻南京城时,沈溪不会出兵。

如果宁王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南京城,或者说宁王兵马开到南京后没人开城献降,那他将无任何翻盘的机会。

如此境况下,宁王必须做取舍,是继续冒着后勤随时中断的风险,围攻青阳县城,彻底歼灭魏国公率领的这路兵马,还是说先回师,把目标放到安庆府城上……只要拿下安庆府城,杀死朱厚照,那就全盘皆活。

最后一个无奈的选择就是撤回江西境内,以逸待劳,依托地利跟朝廷兵马周旋。

正当宁王纠结下一步战略如何安排时,朱厚照刚刚得知有关九华谷地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

张苑跟皇帝禀奏的战报中,直接把徐俌这一仗说成近乎全军覆没的惨败。

一来是因为前线战报不详,二来是张苑忌惮徐俌跟张永、小拧子等人的合作,故意在皇帝面前加以攻讦。

……

……

“败了?怎么又败了?才一天工夫,怎么就先胜后败?”

朱厚照刚高兴不到两天,本以为自己时来运转,终于可以脱离沈溪的情况下,独自领兵取胜,却未料最终还是得到前线战败的消息,虽然这场失败不是他导致的,却也跟他有直接关系……说到底徐俌只是副帅,真正总揽大局的是他这个皇帝。

张苑趁机进谗言:“陛下,以目前所得战报来看,魏国公所部很可能已全军覆没,就算剩下也不会太多,若不赶紧调拨兵马,就怕宁王会长驱直入,直抵南京城下,现在咱们留守安庆府城已没有任何意义。”

朱厚照脸色很不好看,徐俌“全军覆没”的消息对他来说太过震撼,一下子五万兵马没了,他御驾亲征平息叛乱的愿望似乎就此要宣布破产。

朱厚照嘀咕半天后才道:“现在调南京兵马增援已来不及,只能让南京周边州府加强戒备,紧闭城门,哪怕能拖延逆王兵马东进的步伐一天,朕也重重有赏……再就是派人去调查魏国公此战到底怎么打的,朕就不信能一个都不剩。逆王本身并没有多少兵马,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了呢?”

张苑道:“陛下,那江统领带过江的人马……”

朱厚照琢磨了一下,道:“让他赶紧撤回来,留在江对岸已没有意义……唉,很可能是朕害了魏国公,如果朕不派兵渡江,可能江边那些人马也不会东撤,突然加入战场,魏国公避免遭遇腹背受敌的窘况,或许就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张苑和旁观的小拧子都没料到朱厚照居然开始自责起来,但此时他们不明另外一处战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才会导致如此惨败,有些惊慌失措,没心思劝说朱厚照想开一些。

朱厚照道:“尽快把兵马撤回安庆府城,不过斥候还是要继续派出去,从这里到青阳县城不远吧?唉!就在朕眼皮子底下,居然让宁王打了个时间差,朕的颜面……唉!”

此时朱厚照很郁闷,他觉得这场战事中自己表现太差劲,明明可以跟徐俌兵马协同作战,结果每次都是孤军奋战,结果也是连续遭遇失败。

……

……

朱厚照下达撤退命令后,江彬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两天江彬志得意满,竟然开始学着正德皇帝那般沉迷逸乐,不再过问军中事务。

自打带兵过江来,作为主帅,独自统调两万兵马,这是江彬一生中最为风光的时刻,虽然他跟皇帝间只是一江之隔,但他却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不管下面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第一时间往他这里送。

江彬夜夜笙歌,每天换着花样吃喝玩乐,枕边不停地换女人,就此糊里糊涂地过了两日。

这天早晨,他近乎同时得到徐俌战败和皇帝调他过江返回安庆府城的命令。

“江大人,咱渡江作战,看起来似乎是获得一场胜利,但根据最新战报,营地里的宁王兵马好像并非是败退,而是战略转移,他们到了东边的九华谷地跟魏国公统领的朝廷兵马交战,结果导致魏国公前后受敌,进而全军覆没……听说现在宁王已带兵前往南京,长江下游各州府已进入战备状态……”

许泰此时就像个事后诸葛亮,把打听来的消息说得头头是道,那语气就像“我早就提醒过你但你就是不听”,非常让人难受。

江彬皱眉道:“本将军带兵过江,明明取得一场大胜,怎么就变成敌寇战略转移?难道本将军俘获的战俘还有招纳的降将、降兵都是假的吗?”

许泰道:“但问题是这些消息都是从行在传出来的,陛下非常自责,已下令让您带兵回江北……不知到陛下跟前你该如何交待?”

江彬感觉自己似乎很难解释清楚,心想:“这也实在太巧了吧,我这边刚带兵过江取得一场胜仗,正高兴呢,结果转眼徐老头就败了,而且还是全军覆没……就算我这边真的打了胜仗,陛下也会跟下面的人一样,认为是我带兵渡江影响了整体战局进展,不会到最后把罪责推到我头上来吧?我岂不成了替罪羔羊?”

江彬脸色极其难看,却还是振作精神,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摆摆手:“既然陛下已下令全军返回江北,那就赶紧整顿兵马,尽快撤回去……总归躲在安庆府城内不会出什么状况。”

许泰疑问道:“为何咱不果断带兵东进,打宁王兵马一个措手不及……照理说现在宁王刚领兵打赢这场仗,正是疲乏不堪时,而且要取得全歼魏国公所部的战绩,想必自身损耗也很大,或许我们可以趁虚而入。”

江彬脸色不善,反诘道:“你有那本事吗?”

许泰顿时为之语塞。

江彬对于自己的本事还是了解的,关键是这会儿江彬觉得没必要去逞强,而且就算他主动请缨领兵跟宁王主力交战,皇帝也未必会同意他的提请。

江彬道:“赶紧下令撤兵,陛下的旨意不可违背……至于如何跟陛下交待,不用你来操心,面圣时你只管在旁听着便可,本将军自有应对之法……”

第二五六〇章 强行不亏

徐俌战败,江南局势越发紧张。

自打御驾亲征开始,朱厚照就接连遭遇失败,使得世人对他这个皇帝没多少信心,但江南各州府的人其实并不太惧怕,私下谈论时都会情不自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现在正在江南督造新城的沈溪。

就算皇帝不行,魏国公也不行,甚至满朝文武都不行,不是还有个什么都行的沈之厚?

沈之厚所在的新城距离南京不远,难道朝廷出现危难时会不调沈之厚去前线?

长江中下游,尤其是在南京过去的苏州、杭州、扬州等地的官员和将领都很镇定,总归现在形势还没到太过危急的地步。

不过此时朱厚照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他已经不止一次考虑过让沈溪领兵的问题,但一方面面子上过意不去,另一方面他还在等从九华山附近州府甚至魏国公本人发来的详细战报,想要知道宁王兵马的具体情况。

朱厚照焦急等候时,江彬所部顺利回撤至江北。

这次江彬带兵过江作战,大获全胜,本来朱厚照很满意,不吝夸奖之辞,但在魏国公徐俌遭遇一场难看的惨败后,朱厚照对于此战的结果已变得漠不关心。

江彬回来后,带着许泰去面圣,发现朱厚照不复之前的意气风发,整个人显得极度颓丧,坐在那儿,阴沉着脸,好像随时都要发作。

“陛下,江统领和许总兵来了。”张苑提醒。

朱厚照抬起头来,看着前方半跪在地的二人,一摆手:“起来说话吧。”

因为徐俌战败,使得作为三军主帅的正德皇帝面子丧尽,江彬此时不会自讨没趣请求封赏。

江彬站起来,弓腰道:“陛下,末将未能提前查知贼寇情况,及时派兵增援魏国公所部,导致其战败……臣责无旁贷。”

朱厚照摆了摆手,无奈地道:“本来你带兵过江就是要击败对面的逆王兵马,剪除安庆府城眼皮子底下的威胁……你的任务圆满完成,朕岂能轻易怪罪于你?不过你派出的斥候确实没有第一时间将逆王主力的情况调查清楚,这才是你真正的过失。”

江彬听到皇帝只是认为他存在“过失”,而不是“有罪”,终于可以松口气。

一旁的张苑则愤愤不平,心道:“魏国公战败,江彬这厮责任可不小,陛下居然轻易便宽宏他?”

朱厚照道:“现在九华山那边的战事都结束了,怎还没最新消息传来?魏国公统领的那路兵马情况到底如何了?”

朱厚照发问,而且明显是在问江彬,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江彬派出的斥候到底调查到什么东西,这两天日子过得稀里糊涂的他什么都不知道,不过紧急关头他照旧拿出大嘴巴的特性,就算不知道也在皇帝面前瞎编一通。

江彬道:“回陛下,前线调查到的情报,魏国公所部溃不成军,部分兵马突围往东而去,至于主力……则全军覆没。”

江彬不知道徐俌战败后是死是活,至于那路兵马最终剩下多少,以及宁王主力的位置以及下一步动向,他都一无所知,但就是敢在皇帝面前乱说。

朱厚照恼怒地一拍桌子:“这徐老头,亏朕以前那么信任他,觉得他是中山王徐达之后,将门虎子,想必领兵作战有一套……现在朕总算见识到他的本事,绣花枕头一包草,什么都不是!”

张苑赶紧道:“陛下,以江统领所言,现在魏国公统领的兵马已无法对逆王兵马形成牵制,那逆王主力稍加整顿后可能就要回师,到时安庆府城周围有很大可能会爆发激烈交锋……应及早做准备才是。”

朱厚照没有回答张苑的问题,继续问道:“江爱卿,现在你查清楚宁王有多少兵马了吗?”

江彬毫不含糊,直接作答:“陛下,以目前调查到的情况,宁王麾下兵马应该在五万到八万之数,若是此战再收拢部分残军,可能会膨胀到十万左右……”

“嘶。”

朱厚照倒吸了口凉气,顿时觉得自己脑袋上悬了把利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

张苑瞥了江彬一眼,质疑道:“应该没那么多吧?”

江彬不理会张苑,奏请道:“陛下,为今之计应该发动地方募集兵员,再从南直隶和闽浙调兵遣将,到安庆府城来勤王。”

朱厚照摇头:“在安庆府城囤积重兵有何用?万一逆王长驱直入往南京去,朕难道要把南京城拱手相让?”

江彬道:“陛下,逆王应该不会有如此胆量,其实他打九华山这一仗已经很冒险了,把后方充分地暴露给了我们,从九华山往东,后勤补给线路更长,若不充分利用长江水道,仅仅靠山间小道,根本无法维持全军补给。”

江彬不会提南京附近有个用兵如神的沈溪,可以阻止最坏的情况发生,只会旁敲侧击,告知朱厚照南京不会遇险。

朱厚照沉思半天,最后叹了口气。

“现在下这些结论为时尚早,赶紧调查逆王主力动向,如果发现正往安庆府城赶来,就立即发出勤王令……可能这一次平叛战争的决战真要在安庆府城附近开打,而朕麾下兵马只有宁王一半……这是置朕于险地吗?”

朱厚照发现战局不利后,便起了退缩之意。

经历出兵时的志得意满,然后对照现在惨淡的模样,朱厚照基本上认清楚了现实……他或许真不是领兵作战的料。

江彬和许泰出去安排安庆府城防事宜,朱厚照开始思考是否要动身返回京城,以图“东山再起”。

张苑被留了下来,有些惴惴不安,生怕朱厚照会把失败的罪责迁怒到他身上,不过等了一会儿,却听到朱厚照用温婉的腔调问道:“张苑,从安庆府城赶回京城,抄捷径的话,几天时间能到啊?”

不但张苑,连旁边小拧子都听明白了,朱厚照这是不想再领兵,随时都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

张苑急忙道:“从安庆府城回京,如果星夜兼程的话,可能半个月左右便能抵达。”

“这……”

朱厚照非常犹豫,最后摇摇头道,“要半个月吗?实在太久了,毕竟逆王主力距离我们不过一百五十多里路程,要追上銮驾实在太容易……朕离开安庆府城,等于是将自身置于危险中。”

张苑想了想,跟着点头。

在他看来,朱厚照丢弃兵马逃回京城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陛下,其实回京城山长水远,不如回南京城,贼寇兵马很难攻取有着坚固城防的南京,何况……附近不是有沈大人么?”

朱厚照听张苑提及沈溪,脸色异常难看,叹息道:“闹到最后,还是要沈先生出马,力挽狂澜吗?朕想打个胜仗,让世人知道朕在军事上的才能,怎么就这么难啊?”

皇帝此时有些恼羞成怒,发牢骚时也不管有下人在场,张嘴就来。

张苑和小拧子对于皇帝的想法心知肚明,张苑暗忖:“当皇帝的非要跟擅长军事的臣子去比拼战场上的成就,这不明摆着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没这本事就认了吧。”

张苑试探地说道:“陛下,或许可以让沈尚书带兵到南京城,给予逆王一定威胁……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安庆府城的安全,战时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朱厚照醒悟过来,点头道:“你倒是提醒朕了……虽说朕在安庆府城内,遭遇叛军攻城三军将士会用生命维护朕的周全,但就怕宵小之徒被宁王收买,私下打开城门,迎接逆王兵马……那朕可就呜呼哀哉了。”

张苑道:“陛下担忧极是,绝对不能给敌人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