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们进进出出,向主子传达着没有希望的消息。
没有寻见。
没有寻见。
没有寻见。
镇守在府里的殷大人叹口气,同殷夫人道:“想要瞒她,却终究未瞒住。”
殷夫人冷着脸道:“胡姑娘此前既然寻过你一回,你便该斟酌着劝阻王公子。如若你办不到,就不该应承她。”
想着那五皇子的行事作风,又明白自家夫君若是能劝阻,那胡猫儿就更能劝阻。
五皇子想让一个本该死的人消失,谁又能阻止。
她又叹口气道:“她是个冲动胆大的,若还留在江宁便好,若凭着一股怒气离开,王公子又要闹腾,到时你去陪着他闹腾,我一丝丝不会再奉陪。”
殷大人理亏不敢多言,只得沉默坐在椅上。
再过了半晌,却听外间接连传来人声,外书房帘子一掀,彩霞急急道:“夫人,回来了,胡姑娘回来了。”
猫儿忙忙撩开帘子出门,蹙眉道:“人呢?”
彩霞苦着脸道:“她扒拉着树身蹲地不走,她的黑马端地厉害,谁敢靠近便大力踢人。奴婢拼着挨了两脚,却依然不能近身。”
殷夫人急急出了院门,果见自家府门前的一棵挂着花灯的树下,半蹲着个姑娘。
姑娘醉的厉害,站在这处,小风一吹,浓浓酒气立刻扩散开来。
殷夫人心中着急,忙忙站去近前,离猫儿还有一丈之远时,那黑马已打着响鼻,踢着马蹄,气势极其冷冽。
她只得停下脚步,扬声同猫儿道:“外间冷,我们先进府。进去再细说,可好?”
猫儿蹲在树边上,虽不说话,却摇了摇头,并不是醉死过去的模样。
殷夫人当机立断转身同彩霞道:“所有人出府去寻王公子。”
萧定晔回来的不算快。
他寻了猫儿一整日,连城外都已寻过。
待半途遇上殷家的下,匆匆赶回来时,已是半个时辰之后。
夜风徐徐,他匍一在路口出现,老黑首先就嘶鸣一声。
它只知道它的主子平日最亲近的是萧定晔,却不知害令主子如此伤心的,也正是他。
待萧定晔到了近前,它立刻放心的踱去一边,将守护猫儿的职责让渡给他。
第542章 身世来源(一更)
夜风中,萧定晔的身影风尘仆仆,有几分沧桑。
他在猫儿身畔缓缓蹲下身去,哑声道:“阿狸,我们先进府,可好?”
猫儿没有反应。
他伸手刚刚触及她,她便似触电一般,倏地一抖,身子已躲了开去。
他心中一疼,收回手,只低声道:“阿狸,夜里冷,我们进府再说,可好?”
她缓缓抬头,却不看他,只仰头望向夜幕。
浩瀚苍穹星光璀璨,热闹的仿佛这上元节的人间。
她记得她穿来的那些日子,到了夜里,宫里废殿的天幕,也是这般星星点点。
她因为原身是撞柱而死,一连几日脑袋都是晕乎乎。
她经过了最初的吃惊、颓废和自怨自艾,后来认了命,孤身一人躺在炕上,从近旁的一扇破损窗户望出去,虽然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点夜空,可那星光也是一样的璀璨。
她想着那星光如此动人心神,可能这一世也差不到哪里去。
然而此后的路却完全不同,她几乎寸步难行。
此时她望够了天幕,缓缓低头,目光便定在了萧定晔的面上。
这是一张极适合上妆的脸。
长眉入鬓,鼻梁挺直,下颌收紧,生气的时候嘴唇紧闭,开怀的时候却能荡漾出最动人的弧度。
曾经这样的一张脸她怎么也看不够。
他是皇子装扮的时候,她看不够。
后来逃亡路上,两个人一起成了野人,她也看不够。
他爱她至深,她也用同等甚至更深的爱回报他。
可后来,事情的走向又一次与原以为的不同。
此时他目光紧紧盯着她,眸中的情绪她看不懂。
或许是爱,是他以为的爱。
可这样的爱,再不能引起的她的心悸。
从今夜起,不,从他夜不归宿的那夜起,她和他之间,就再当不起这个“爱”字。
他望着她,眼中满是疼惜,低声道:“阿狸……”
她摇摇头,道:
“我的生辰是六月十八,我不叫胡猫儿,我不是凤翼族圣女,我没有父母双亡。
亡的是我。
我是异世的一抹游魂,飘荡到了此世间,占据了现下的这具尸身,顶着胡猫儿的身份继续生活……”
离她不远处的殷夫人听得清清楚楚,惊得魂飞魄散,立刻扬声命令:“所有人进府,全都退入内宅,不可有一人在外!”
一瞬间,殷宅门口所有下人消失的无影无踪,就连守门的门房也跟随众人避去了远处内宅。
殷夫人急急上前,蹲在猫儿身畔低声道:“你醉了,你在说醉话。回去睡一觉,什么都能好。”
猫儿望着她,眼中淌下一行泪:“好不了了,再也好不了了。”
她转首继续望着萧定晔:“你中意的人是胡猫儿,可惜我不是她。所有人都以为胡猫儿是起死回生,可真相是借尸还魂。”
他一把搂住她:“阿狸你别说,阿狸你别吓我。”
她从他怀中挣扎开,缓缓站起身,脚步踉跄,晃了几晃方站稳,口中虽已开始含糊,却仍然不停歇道:
“我三岁启蒙,读书二十年。
我知道万物起源,知道生物进化,知道古今五千年,知道地球是圆的。
我知道风的原理,知道电的生成,知道向日葵为何总向着太阳,知道萤火虫为何会发光。
我知道人可以上天登月,可以日行千里……
萧定晔,我不过是不记得圣人之言,忘记了诗词歌赋,你就瞧不起我……”
她上前点着他的胸口,大着舌头道:“萧定晔,我比你进步了几千年,你一小小古人,凭何瞧不起我?”
一旁的殷夫人再也听不下去,忙忙上前牵着她,便要往府里拽。
她跟着殷夫人行了两步,又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的家。
她转头四顾,继续道:“我家中原本清贫,父母皆是教书先生,他们买不起这么大的宅子。可我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快乐。他们什么都为我好……”
又摇摇头:“不,我阿娘不好,她也看走了眼。我成亲时,她送我的嫁妆,‘车到山前必有路’。她错了,她太抠,她只送了一句话都能送错。车到山前没有路,我的前方永远是悬崖峭壁。”
萧定晔脑中纷乱如麻,见她面上满是苍凉,忙上前哽咽道:“阿狸,不是,前方不管是什么路,都有我,我都陪着你走。”
她忽的笑出声来,眼泪却更肆意的流淌:“你陪我?你如何陪我?你杀了克塔努,就不能再陪我。你去了那里,就不能再陪我。我对你仁至义尽,为何你要这般对我……”
她说到最后,神情已极恍惚,身子不停的晃荡。
萧定晔忙忙抬手要稳着她,她立刻退后几步,怔忪的望了他半晌,转身对着殷夫人一笑,直直倒向了她。
***
猫儿因醉酒伤风,连续昏睡了三日。
醒来之后,便一直沉默了下去。
无论萧定晔同她说些什么,她都恍若未闻。
她每日只是喝药、用饭、睡觉和发呆。
萧定晔惊恐的夜不能寐。
时间仿佛回到了此前在宫里、没了狗儿之后的日子。
那时她苏醒后也常常是这样。
后来她就出了宫,将他一人留在了冰冷的宫里。
他几乎日日使人去请殷夫人,求殷夫人帮着他开解猫儿。
殷夫人好话歹话说尽,黔驴技穷。
在新一日殷夫人又来时,阿蛮进了客院,站在院里道:“公子,我家大人请您前去。”
萧定晔站在窗前道:“一切事由殷大人决断,不用再问我。”他不能离开,猫儿还病着。
阿蛮望着这个衣不解带连轴转了六七日的公子,心下叹了口气。
六七日之前,这位公子多么的风流倜傥,谈笑风生,与自家媳妇儿多么的恩爱。
一夜之间,所有事都变了样。
现下眼前的公子声音嘶哑,胡茬满面,憔悴的不能看,哪里还有此前的风姿。
他见萧定晔执意不去,只得压低声道:“与公子此前要寻的物件有关。”
失了踪迹的紫玉。
萧定晔忖了忖,只得转头坐去床畔,先用巾子拭去猫儿额上浮汗,方低声道:“我去去就来,不会太久。”
猫儿没有反应。
殷夫人看着她的模样叹口气,同萧定晔道:“公子去吧,我守着胡姑娘,不会有事。”
萧定晔点点头,又陪着猫儿坐了坐,方一步三回头的去了。
府衙前堂外书房,殷大人掏出一块紫玉,郑重双手呈上。
萧定晔收了那玉,问道:“在何处寻见?”
殷大人眼皮一颤,沉声道:“青楼。百花楼的一个姐儿,拿了这紫玉。因到处显摆,方被暗卫们发现。”
萧定晔立刻将紫玉放在鼻下嗅了嗅,仿佛被蛇咬了一般,一把丢去小几上,忙道:“快擦擦,上面有脂粉味,若阿狸察觉出来,只怕情形更糟。”
殷大人心中腹诽:你睡姐儿的时候想不到这些,现下一点子脂粉味,却将你吓成这般。
他也不唤下人,只自己掏出帕子略略蘸了些茶水,将那块紫玉细细擦拭干净,方重新递了过去:“现下是一股茶叶味,再无脂粉之气。”
萧定晔接过再一闻,又掏出自己的帕子,将紫玉再擦拭一回,揣进了袖袋中,方道:“那姐儿如何处置?这紫玉可是她趁本王醉酒偷了去,并非是馈赠。”
殷人离道:“已关进牢里,按偷盗罪论处。”
他当然明白,这位皇子再如何好色,也不可能将自己身份证明随意赠给旁人。
只在断案上,他又有些细节要问:“那姐儿关押在牢里,口口声声说是因为殿下被她侍候的满意,方掏出玉佩赠了她。她也有些狡猾,说她只当这玉价值一二两。许是殿下因醉酒随意打赏,却误赏了这贵重紫玉。”
萧定晔忽的站起来,骂了句粗口:“她放屁!老子都没碰她。”
他原地来来回回踱了几趟,方蹙眉道:
“本王夜里醉酒,第二日已醒。醒来时衣衫严实,那姐儿衣衫整齐,曾被点过穴,站在地上不能动,本王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若说这玉佩,定然是她趁本王醉偷了玉佩。本王醉中有所察觉,抬手点了她穴道。这穴道要至少要三日才能解。大人去查,那几日她定然没有出过房门。”
殷人离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殿下还保得清白,心中倒是为自家那表妹有所安慰,却又叮嘱道:“殿下千万莫令王妃知道曾在青楼过夜之事,女子多容不得这种事,若被她知道,她怕是要误会殿下。”
萧定晔忙忙点头,又叹气道:“她现下对本王,已是冷若冰霜。若被她知道此事,怕是……”
他想着这几日事,不由打了个冷战。
房中一时安静下来,萧定晔蹙眉坐了半晌,方低声问向殷人离:“世间常有借尸还魂的传言,大人可相信?”
殷人离并不知那夜猫儿曾说过什么,不知萧定晔何以忽然有了兴致,要谈论鬼神之事。
他忖了忖,摇摇头:“不信,若世间真有借尸还魂,战场上多少忠臣良将死的悲惨,都该借助旁的尸体回来。”
萧定晔点了点头,再不多言。
------题外话------
今天三更
第543章 虚与委蛇(二更)
客院厢房。
殷夫人坐在床畔,同猫儿继续老生常谈:
“那克塔努虽说死了,可也并无多少冤屈。他牵涉到的是大罪,无论参与多少,原本都是个死。
我听闻,他葬的极好,棺材是上好的木料所制,埋葬之地,正好是异邦人朝拜的那处圣庙。
若送到京城过了刑部,莫说下葬,要先悬尸示众数月,才一卷草席丢去乱葬岗。”
猫儿并不言语。
殷夫人又道:
“我知道你重情义,一时半会觉着难以接受。可为了一个外人影响了夫妻情分,不值得。
王公子在这件事上动了些手脚,是有些不近人情,可他这些日子多么后悔,你也是见到的。人孰无过,你该给他改错的机会。”
她看猫儿还是不言不语,油盐不进,心中着急,便道:
“你纵然是恨他,也要将自己养的生龙活虎,才能向他寻仇。你以为这般不言不语,就能达成目的?
我原以为你是个有勇有谋的女中豪杰,倒是不知你这般懦弱,竟想着用旁人的错来惩罚自己。”
猫儿听罢,眼圈终于一红,缓缓开口:“我……不弱。”
殷夫人见她肯说话,终于松了一口气,安慰她道:
“事情总要过去,一切都要向前看。王公子是有错,你怎可轻易绕过他,就该罚他用后半辈子向你认错。
你可着劲儿的折腾他,这才是你胡猫儿,才是那个没有武功却义无反顾去往平度府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