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幽香闲闲露华浓》TXT全集下载_89(1 / 2)

“甚好,嫣芸你陪我去。”

这么着,就算说定了。

坐着说了会闲话,两人趁着没什么风,出去园子里走走。

沈清兰注意到徐嫣芸对这个园子十分熟悉,拐弯、过院都很自然,她知晓这个宅子原来的主人王大人也有个女儿,自己现在住的小院子还极有可能就是那个王小姐住过的,那么,徐嫣芸常来走动也不足为奇,但一时好奇心起,还是故意问了句,“嫣芸以前是否常来这里?”

“是来过好几次的。”徐嫣芸也没隐瞒,索性详细说了起来。

“沈大人调来之前,会州别驾是王大人,王大人有一儿一女,我都是跟着母亲来做客的,与那王小姐也有几分交情,有时在她闺房坐一坐,有时就在这园子里转一转。”

沈清兰点头,“我听说王大人的老家离会州极远,有数千里之遥,他致仕后,举家返故里,以后恐怕难得再回来了。”

徐嫣芸眼里没有想象中朋友离开后再难相见的遗憾,她平静地说道,“我听父亲也是这么说的,父亲说,王大人家是南方大海边上的,他从会州回去,光是路上就得小半年吧,不过,能赏尽沿途风光,也是极爽快的一件事。”转又饶有兴趣地问,“沈姐姐从申州而来,一路上是不是也觉得风光迥异,新奇且有趣?”

第407章 梅树

“确实如此,各地风土人情大有不同。”沈清兰含笑,“略有遗憾的是,时值严冬,一路皆是风雪,若是换个季节,定然更加迷人,嫣芸将来有机会也可以到处去看看,嫣芸,你想去哪里?”

徐嫣芸抿着嘴想,更像是抿着嘴羞涩地笑,脸颊也微微透着红,她轻轻地回答,“去哪里都行,去京城就更好了,我听说,那里样样都好看。”

沈清兰笑,“天子脚下,自然不同凡响,嫣芸到时候去看看就知道了。”如果不是因为穆华景在那撒了张网,她自己也很想去京城,不仅想去,还想在那定居,不仅想自己定居,更想父亲、母亲、兄长以及嫂嫂……都在那里定居,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所以,她一点也不觉得“想去京城”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徐嫣芸低头,不知是看被雪浸润的鹅卵石呢,还是看她自己绣着粉色芍药的鞋尖,轻轻地应了一个“好”。

这个奇怪的反应让沈清兰不由得揣测起来,这其中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妙趣吗?还是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她又将徐嫣芸打量一番,得出结论,十有八九是这小姑娘心里念着人就在京城,或者将来要去京城。

就在沈清兰转动心思想打趣两句时,徐嫣芸突然主动开口了,“我听说,姚太太以前去过京城。”

姚太太啊……

她何止是曾经去过京城,她就是在京城长大的!

沈清兰讷笑,“你怎么知道?”

“听我二哥说的。”一听到徐鸣玉,徐嫣芸又精神起来,“二哥去过一次菡萏园,他说菡萏园的布局颇有京城风韵,他就问了姚太太,姚太太告诉他,因为以前去过京城,喜欢这种风格,所以在建造菡萏园的时候,刻意模仿。”

沈清兰目瞪口呆。

她绝对相信姚太太对自己说的话,虽然她从来没去过京城,也从没有亲身体验过京城的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和都城气派,但莫名的觉得姚太太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雍容、雅致、娇韵、妩媚、大气、爽快……自认为这就该是京城的气质。

何况,那些破费心思的点心、那园子里不动声色的细节,都绝非是一个“去过罢了”的人肯用心至此的。

她早就好奇过姚太太的娘家身份,也听说关于姚太太的闲话与猜疑,说会州无人知道她姓什么,无人知道她的来历……看来,姚太太是在刻意隐瞒、甚至说谎糊弄。

真是个有秘密的人。

“原来如此。”沈清兰心里已经翻来覆去想了许多,对着徐嫣芸却没露出分毫。

可转念又心生困惑,既然姚太太瞒着千万人,怎么独独就把这秘密告诉了自己?除了在卢家见过一面,说了几句话,沈清兰思来想去,自己与姚太太从未有过交集,她凭什么就对自己这么信任?

沈清兰越想越蹊跷,看来,还得尽快再去一趟菡萏园。

“沈姐姐,西角上那株腊梅开着吗?”徐嫣芸摸了摸小路旁灌木叶上的冰层,好奇的问。

沈清兰愣了愣,西角的腊梅?没见过呀。

“没注意,走,咱们看看去。”

徐嫣芸笑,“这园子大,姐姐没往那边去过吧?我去看过两次,记得那梅树挺大,花开得也多,黄灿灿的挺好看。”

沈清兰顺势把话题又拉回王家,“你与王小姐同去赏梅的吧?大多数的园子里都是红梅、白梅,文人雅士都爱它们或娇艳热烈、或纯洁无瑕的颜色,腊梅倒是少见。”

“这……不是,我自己去的。”徐嫣芸似乎回想起什么,微微蹙眉。

沈清兰诧异地看她一眼,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上次去卢府,一般来说,女客登门,家里有年龄相仿的小姐,肯定是小姐出面接待的,没有小姐,少奶奶也可以,再没有,就没法了,跟着长辈在太太、夫人跟前坐一坐吧,也有坐不住的,就带着丫头自己走走看看打发时间,比如那天在卢府,卢家有个二小姐,然而二小姐“病了”,做客的小姐们就各自散开,三三两两自去逛园子。

徐嫣芸当初来王家做客,王小姐又怎么没陪呢?也是病了吗?

沈清兰好奇,但没问。

西角就在眼前,两人停步,徐嫣芸“咦”了声,转着圈地寻着,“奇怪,梅树呢?”

西角空荡荡的,哪有什么梅树?不但没有梅树,连矮灌木、草地都没有,白茫茫的盖着雪,红墙雪地,简单又干净,除此外,什么叶没有。

徐嫣芸嘟囔,“明明就在这里的,我都来了两次,都看见了啊。”

沈清兰笑道,“许是后来砍伐了吧。”可问题是,墙角一株梅,好好的砍它做什么?

徐嫣芸遗憾又抱歉地看沈清兰,毕竟是她主动说过来的,一个客人,表现得比主人还像主人,结果来了却扑空,她显得尴尬,怕沈清兰不信,赶紧解释。

“怎么要砍伐呢?要不是死了,肯定不是死了,去年秋分前后我还看见过,长得挺好,不像是枯萎,沈姐姐,我是真见着了,就在这里!”徐嫣芸跑到空地中间,拿脚试探,“这里,这里,这个地……哎哟。”

她一边说,一边提着裙子伸出脚往前点,谁知积雪之下竟有个尺余深的坑,她不知道,一脚就踩了进去,差点埋到膝盖。

沈清兰赶紧去把她拉上来,笑道,“瞧这大坑,怕不是砍了,而是连根挖了,你鞋子里进了雪,咱们赶紧回屋去,仔细化了水要着凉。”

两人再次回屋,翡翠端了火盆过来给她烤,碧玉送来热茶。

徐嫣芸还在想着腊梅,大概是被勾起了什么心事,突然轻轻的、长长的地叹了口气,主动聊起了往事。

“王小姐挺喜欢那棵腊梅的,我两次看到她在腊梅树下弹琴,还会剪几支开得正盛的回去插瓶,沈姐姐,你说,是不是因为王小姐太喜欢这棵树了,所以王大人把树给连根挖走了?”

第408章 担忧

“这……”沈清兰想了想,“应该不会吧,你不是说那树已经长得很大吗?恐怕不像小树苗那么好带走的,再说,王大人致仕归乡,数千里之远,人疲马乏,哪还能带棵树呢?”

“其实,我和王小姐也不熟。”徐嫣芸眼底浮出些许抑郁和不满,“王小姐长得好,又是会州有名的才女,所以,一般不跟我们玩,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她,不过,她的名气还是很大,求亲者踩断门槛,只不过,王大人一个也没许,全推了,推得多了,人缘也不太好了。”

哦,沈清兰明白了,就是才貌双全、自持清高,这样的女子看不上身边其他同龄姑娘,可其他姑娘同样不太愿意凑过去做她的陪衬、受她的冷眼;然而,同性相斥,异性却相吸,有的是少年郎为她痴狂。

“王小姐容姿出众,王大人和王太太自然眼光要高些。”

徐嫣芸摇头,“王太太数年前就去世了,王小姐的婚事由王大人做主的,他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一年年的拖延,我记得王小姐今年已经……唔,十九了吧,还没有定亲呢,今年又要耽搁在路途中,明年就二十了呢。”言语中,不乏惋惜。

本朝的姑娘大多在及笈前一年就定了亲,留到及笈就准备出嫁了,有的家里父母舍不得女儿,多留两年,也很少有十八岁之后的,因此王小姐二十岁议亲,算得上是大龄姑娘了。

沈清兰捧着热茶,轻轻吹动清汤碧叶,心里也忍不住为这个未曾谋面的王小姐焦急,徐嫣芸则已经继续说起了王小姐和腊梅的往事。

“有一次,我跟母亲来做客,王大奶奶招待客人忙不过来,王小姐也不露面,我自己在园子里转,转着转着迷路了,转到西角去了,我就远远看见王小姐在腊梅树下弹琴,我没好意思过去,看了一会儿,就悄悄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我又远远地见到王小姐抱琴而去,丫头捧着几支梅跟在后面。”

“第二次就是去年秋分那会儿,我又来做客,王小姐又没露面,我当时鬼使神差地去了西角,果然发现王小姐在那里,那时节梅花还没开呢,她就在树下站着,仰头看树尖,似乎在哭。”

徐嫣芸叹着气说,“其实见她在树下弹琴那次,后来她抱琴离开时发现我了,我本来想回去打招呼,但她表情非常冷漠,像是没看见就走了,我那时挺气愤的,觉得她过于目中无人;可第二次看见她在腊梅树下哭,又觉得可怜。”

沈清兰安静地听她说话,等她说完,又喝了口水解渴,才问,“王家还有个少奶奶?”

“有的,王大人有一子一女,因为王太太去世了,后宅就都是少奶奶打理,少奶奶人挺好的,见人就笑,对谁都好脾气,要不是她,王家哪有女眷会登门?”

看起来,徐嫣芸对王少奶奶的印象是真好,不等沈清兰说话,继续侃侃而谈,“王家公子比我大太多了,很多事我也是听说的,据说,王公子和少奶奶的亲事办得很仓促,因为王太太突发疾病,时日无多,王家就想用冲喜的法子让王太太康复,后来还真是多留了半年。”

冲喜祛病,自古有之,不过对沈清兰来说,都只是话本中的故事,王家这事大概是离她最近的一件了。

徐嫣芸絮絮说了不少,直到午时方休。

沈清兰留饭,徐嫣芸也没太矫情,就答应了,吃饭前,徐嫣芸主动要去拜见林氏,她这次过来,不仅给沈清兰带了礼物,还给林氏准备了礼。

沈清兰心里明白,徐嫣芸这一举动应该不仅仅是出于小姑娘对长者的礼貌,她说她是逛街时想到自己就临时决定过来的,可是礼物却带得这么齐备,可不像全都是在街头铺子里现买的。

看破不说破,沈清兰让碧玉去看林氏忙不忙,不忙再过去,她这么做有原因,上次逛街半途而废一事,林氏得知后十分不悦,还明明白白告诫她“离徐家人远点”,所以沈清兰担心林氏不喜徐嫣芸,不肯见她,贸然过去,会生尴尬。

其实这时候,沈清兰对徐嫣芸印象不错,起码比起那天刚从街上回来时有所提升,倒不是轻易就原谅了那天的所为,事情还没摊开来说呢,当然谈不上原谅,但是从她回忆王小姐和王少奶奶的态度中,沈清兰觉得她基本算是个善恶分明、敢于袒露心声的人,这就很难得了。

很快,碧玉回来,说太太现在没要紧事,请徐小姐回去。

徐嫣芸听了,眼睛亮晶晶的闪着笑。

沈清兰陪她同往,心里多少还有点担忧。

事实证明,她多虑了,林氏才没那么小心眼呢,也不会当着面与一个晚辈过不去,她很亲和地与徐嫣芸说话,询问她家里人安好,徐嫣芸略微又些紧张,与跟和沈清兰在一起时说个不停完全不同,倒与那天在菡萏园相似,温顺又恭敬,一问一答。

“自从上次在卢府一别,这有些日子没见徐太太了,你母亲平时可得闲?”

徐嫣芸忙答道,“母亲平时打理宅院事务,难免操劳,不过眼见着就出正月了,近来倒是不忙,我出来的时候,母亲正在准备去城外法泉寺上香之事。”

“法泉寺……”林氏轻声念,“我倒是听说过,是个颇有些历史渊源的古刹,且香火旺盛,还不知具体位置在哪。”

徐嫣芸灿然一笑,“不远,就在城外十余里地,这法泉寺建寺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不但庙宇雄伟、洞窟连片、楼阁林立,景色极佳,据说求佛问卦还很是灵验,故而香火不绝。”

林氏颔首恍然,“原来如此。”

徐嫣芸略略一顿,笑看林氏,轻声询问,“沈太太要是有闲,不如同往,信则祈福佑安康,不信则赏景闲游,也是极好的。”

林氏微微点头,似笑非笑看了眼沈清兰,没立即答复。

第409章 缘由

沈清兰知道母亲有询问她对徐嫣芸看法的意思,也点头回应,她不是看不出来徐嫣芸在向沈家示好,但她偏偏就想看一看对方的真实用意事什么,她琢磨着,添一把柴,“这法泉寺几经沧桑,以迄至今,分外难得,美景可观,福也可祈,出了正月,大哥、二哥就要入考场了,我就去法泉寺拜一拜,为大哥、二哥祈福吧。”

这句话倏地触动了林氏,她本不是个佛教信徒,但想到两个儿子的前程,心情也变得虔诚起来。

“也好,徐太太何时过去,我也搭个伴。”

徐嫣芸大喜过望,“我听母亲的意思,时间尚未定,到时候权宜而行,沈清兰肯同行,一路结伴,最好不过,不如沈太太定个时间,我回去问问母亲。”

这个姿态放得很低了,林氏甚至想起那天在卢府见到的徐太太,那是个外圆内方、颇会结交的人,但她看上去又不像是对谁都低头的软面团子,因此,她只是淡淡一笑,不觉得徐嫣芸的话有可信,徐太太对行程必定有她自己的安排。

不过,林氏不在乎,她已经对法泉寺上心,能不能和徐太太凑到同一天并不重要,反正,她自己已经决定要去。

话说得差不多了,恰好春兰进来,询问林氏是否用饭,看到沈清兰和徐嫣芸也在,就问,“小姐与徐小姐是否在太太这里一起用饭?”

沈清兰考虑到徐嫣芸的拘束,笑道,“我和嫣芸去我那院子吃,翡翠说不定已经摆好了。”

林氏点点头,“也好,你们小姑娘在一起自在,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去吧,别让菜饭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