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点儿’活吗?”被骂脸皮厚让刘佳佳愤怒至极:“我哪天不来这店里干活?这是长年累月地干,咋就是‘一点儿’了?”
“还长年累月地干活儿?老天爷,这要是不知道的人听了你这话,还以为老板得多刻薄呢!不过是些擦擦桌子,摆摆凳子,端端餐盘的工作,能把你累到哪里去?就能惹得你这么多不满?人家小壮腿不好,他不也每天都过来干活儿?也没见他满腹牢骚。”瘦大婶也不满地指责刘佳佳。
“别跟我提小壮。”刘佳佳更生气了,因为小壮干的活儿就是坐那收钱,比起他来,自己就跟个女仆一样:“他是给他自己家干活儿,他当然没有不满了!这店又不是我家的,我凭什么像他一样白干活儿?”
“你就是个白眼狼!”胖大嫂直通通地指责刘佳佳:“老板经济不好,欠了一屁股债,这店还是她借钱开起来的,小壮身体不好,就这还要到店里来帮忙,你跟老板非亲非故,老板供养你吃喝穿戴上学,哪一样不要钱?老板对你有大恩,你更应该搁这儿好好干活报答她才是,你可倒好,不只活儿干的不咋样,居然还抱怨老板没有给你发工钱让你白干活?你咋好意思说这话?”
“别跟我提恩不恩的!”刘佳佳气得眼珠都红了:“一提起就她对我有大恩?自打我到了他们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早到晚的干活儿,我吃的穿的都是靠自己天天干活儿换来的,她对我有啥恩?”
“见过不知好歹的,可没见过像你这么不知好歹的。”瘦大婶简直要被刘佳佳给气笑了:“老板要是花钱雇人干活儿,满县城多少成年劳动力她雇不上?干啥非要雇你这个干啥啥不行的半大孩子?还不是看你可怜给你一条出路?这还不叫对你有恩?你咋这么不识好歹?”
刘佳佳说不过两个成年妇女,气得大吼:“关你们什么事儿?要你们多管闲事?”
俩人跟刘佳佳撕破了脸,一点儿都不客气:“本来是不关我们的事儿,可你现在在后厨,这些活儿就该你干,你要是不干,你就别呆在这儿。”
要让刘佳佳走,她倒也不敢,别别扭扭生了半天气,刘佳佳到底是认了怂,老老实实开始干活儿了。
她认了怂,这俩嫂子却还气不过,跟王青青提了一嘴刘佳佳的不知好歹,还不免跟周围的人抱怨抱怨刘佳佳的极品行径,没多久功夫,这一片儿的人基本都知道了刘佳佳的所做作为,免不了议论纷纷。
“这刘佳佳也太不是个东西了,她亲大伯都不养她,小壮妈跟她非亲非故,把她送到学校里还给她好吃好喝,她去小壮妈的店里干点儿活儿竟然还想要工资,这什么人呢!”
“我要是小壮妈,非把她撵走不可,贪心不足还不知感恩的东西,看着就膈应。”
周围人议论纷纷,王青青却按兵不动,有那好事者就去问她了:“小壮妈,刘佳佳那孩子人品不行,你不赶紧把她送回刘家去,咋还让她搁你家呆着?”
“唉,我这心里不落忍啊。”王青青皱眉头:“刘大家原先送人的一个丫头,因为养父母有了亲生孩子,把她给送回来了,刘大家现在有五个闺女一个儿子六个孩子,刘大两口子哪里能养活得起?现在刘大正到处打听,想让人把他两个大闺女带到南方的工厂去打工呢,我再把佳佳送回去,她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小壮妈你心是真好,够仁义。”来人夸奖王青青。
“啥仁义不仁义的,不过是孩子在身边养久了,就有了感情,舍不得她去吃苦罢了。”王青青长叹一声做惆怅状。
王青青对这一次的风波毫无反应,刘佳佳却不成了,周围人的谴责贬斥让她如坐针砧却无法反驳,她不去思考自己的过错,却开始怨恨起了王青青。
这些不满愤慨一日日累加,刘佳佳人也越来越阴沉了。
时间慢慢过去,进入了千禧年,小壮小学毕业了,前世能考上外地好大学的刘佳佳在这一世成绩也很突出,小壮跟刘佳佳不一样,成绩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王青青虽然着急,却也没有办法,小壮不是不学,他对学习也非常上心主动,只是这孩子好像天生没有这跟筋,哪怕他再努力,成绩也只是中游荡荡。
要想完成原身田青给的任务,让小壮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王青青认为只给他留下大笔财产怕是不成,人是社会性动物,如果小壮只拥有大笔钱财,自己本人却不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肯定,想来他也快乐不到哪里去。
既然学习不行,王青青就想发掘培养一下小壮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小壮原先对挣钱很感兴趣,五六岁就能在田青的帮助下在街口摆摊卖橘子汽水和冰糕,六七岁时就知道让田青给他炒了瓜子,拿裁开的报纸包成小包在电影院门口叫卖。
会经商也不错,挣钱尤其能给人满足感,王青青跟小壮聊了聊,谈谈心,发现这孩子小时候热衷挣钱全是因为想帮助妈妈还账,其实他对这些兴趣并不大。
这就麻烦了,这孩子未来的方向到底在哪里?王青青一筹莫展,正好孩子小学毕业放了暑假,王青青把小壮送到了省城姥姥家,给他报了七八个各类型的培训班。
七八个培训班没有白报,王青青终于替小壮找到了未来的出路,教小壮素描的老师说,小壮的绘画天赋是他见过的学生里最好的。
小壮自己也特别喜欢画画,拉着王青青兴致勃勃要给她画肖像,王青青给小壮当模特,笑得很开怀,找到了方向就好,孩子能醉心于一项技艺,他就能从中得到满足感,如果能从中取得成就,那他想不快乐也难。
小县城条件有限,小壮的美术之路肯定不在这里,王青青张罗着想把小壮送到省城去上学,这事儿惹恼了本就对王青青极度不满的刘佳佳。
这天周末,正是中午忙碌的高峰期,麦肯基里迎来了两个穿制服的公职人员:“你就是田青吧?有个情况要找你了解一下。”
第180章 童养媳的恶婆婆10
王青青为了小壮以后的出路, 在暑假里把小壮送到省城姥姥家去上了两个多月的兴趣培训班, 这事儿让刘佳佳特别不痛快。
外人不管什么时候在她面前提起田青,都是一副赞叹的口吻, 又明里暗里话中带话告诫她要知恩感恩, 刘佳佳对此是极为不忿的,哼,这些外人屁都不知道就多嘴多舌惹人讨厌,他们就看到田青给自己交学费了,又哪里知道自己在田青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一天到晚的干活儿干活儿,家里的家务要自己做, 放学后周末节假日还要去店里帮忙,一天到晚不得闲,和自己同龄的孩子, 哪一个过得有自己苦逼?田青就会在外人面前装相,什么她一心为自己好, 都是为了在别人面前博个好名声的放屁话!
她要是真的为自己好,怎么暑假里小壮去省城上兴趣班,却把自己安排在店里整整干了两个多月的活儿呢?这刚一开始上初中, 田青就又折腾着要把小壮弄到省城去上学,怎么没说把自己也弄到省城去呢?什么对自己有恩,田青就是个沽名钓誉的假好人,自己就是她用来博好名声的道具!
刘佳佳心里愤愤, 对田青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她一直盘算着寻个合适的机会揭穿田青伪善的真面目, 让世人都知道田青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她左盘算又盘算,终于在初中开学没多久,等来了她梦想中的机会。
此时小县城里的人们热衷到南方沿海地区去打工,千禧年刚来临,县城人民的日子虽然好过了些,收入却还是低,一个成年劳动力,累死累活干上一个月,能有个七八百块钱就算好工资了,而在南方的工厂里,一个月挣一千多块钱轻而易举,稍微有些技术含量的,多加加班,甚至能拿到两千多三千块钱的工资。
穷惯了的人们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纷纷往南方涌去,自己去还不算,把十三四岁的半大儿女也全带上,要么借个亲友家的身份证,要么干脆就把孩子的年龄改大几岁,自己办个身份证,一家子老老少少全都往南方打工去了。
小县城的九年义务教育遭受了重大挫折,初中入学人数锐减,甚至有成绩相当不错的孩子被父母逼迫着辍学打工,教育局联合了劳动部门和法院的宣传部去学校里进行普法宣传,讲解《儿童权益保障法》和《劳动法》。
刘佳佳敏锐地从中发现了机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录用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自己从七八岁就开始到赵家干活儿了,而自己现在还不到十四岁!
田妈妈,你犯法了你知道吗?刘佳佳毫不客气地向来宣传的工作人员投诉了王青青。
正端盘子打包忙得不可开交的王青青,迎来了劳动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
执法人员一通调查之下,可好,麦肯基的店里足足有四个未成年劳动人员!坐在柜台后面收银的小壮,两个才十五岁的小时工,还有后厨的刘佳佳。
一通调查下来,王青青是犯法无疑了,好在她的麦肯基并不是什么矿山井下,也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王青青犯的条例并不严重,免于了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劳动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责令她改正,并且当场给她开具了三千元人民币的罚款。
三千元不算多,以王青青现在的身家来说,那三千元钱就是毛毛雨的事儿,她随时都能拿得出来,可王青青还是痛哭流涕,伤心欲绝,把麦肯基关门歇业了。
麦肯基一关门歇业,刘佳佳就成了众矢之的,她在学校里投诉麦肯基使用童工,做得并不机密,许多老师同学都知道,这一下她的名声彻底臭了大街。
最恨刘佳佳的大概就是胖大嫂和瘦大婶了,她们俩在店里干了几年活儿,王青青从不吝啬,工钱发的及时,哪天客人多忙活的晚了,还有加班费,到了年底还发年终奖大红包,这俩人一年的收入比起丈夫还要高出一头去。
经济收入决定家庭地位,因为她们俩的收入高,公公婆婆丈夫都对她们另眼相看,现在王青青关闭了麦肯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开,她们失去了一份好工作,哪怕再找活儿,也很难遇到王青青这么好的老板,她俩能不恨刘佳佳吗?
俩人见天地咒骂刘佳佳白眼狼,但凡有人问起这件事儿,就要同人宣传一下刘佳佳有多没良心,老板对刘佳佳多好啊,每月都有零花钱,每季都买新衣裳,还送去念书,刘佳佳呢?白眼狼一个,这孩子心眼坏透了,没救了。
王青青还喜欢招收家境不好的女学生去她店里做小时工,她给的工钱很公道,干一天能花一个星期,麦肯基开了好几年,许多女学生受过这恩惠,这群人也看不惯刘佳佳的:“田阿姨人挺好的,麦肯基的活儿很轻松,她也不把我们往死里使唤,工资都是现结现发从来不拖延,每次去她那儿干活还包一餐饭,被刘佳佳那个白眼狼这么一弄,田阿姨肯定再也不雇学生小时工了,刘佳佳太讨厌了。”
王青青在关门歇业一个月后找来了胖大嫂和瘦大婶:“我准备把麦肯基顶出去,以后这个店我就不开了。”
这俩人闻言就是一惊,然后死命劝阻:“老板,那罚款咱交了这事儿不就过去了吗?工商税务啥也没说,咱们以后不雇佣学生就是了,这店咱还能继续开下去啊。”
“唉,这店倒是能开,要我看,咱这炸鸡生意还能红火十年。”王青青叹口气抹开了眼泪:“我就是伤心,自打佳佳那孩子到了我们家,我对她,真是当亲闺女看的,谁能想她会给我来这么一下子呢?我呆在店里,就能想到她做的这事儿,想到这事儿,我就难受,我这心里呐,是一辈子过不去这个坎儿了。”
也是,任谁被养育了多年的孩子给这么背地里捅上一刀,也是够难受得,胖大嫂和瘦大婶免不了同情老板,安慰王青青,顺便再把刘佳佳给骂了个狗血临头。
等着情绪缓和了些,王青青又道:“我想带着小壮去省城讨生活。你们要是想接手,我就优先转给你们。”
麦肯基生意有多好,在后厨干活儿的胖大嫂跟瘦大婶都是有目共睹的,王青青又报了成本的转让价,这俩人略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合伙把店面接下来。
签好了协议,王青青把腌料配方给她们交代的清清楚楚,又跑了工商税务把营业执照换了名字,麦肯基又开业了,熟悉的店面熟悉的口味,老板却换了人,老顾客免不了要问,新老板胖大嫂和瘦大婶自然不会隐瞒,把小壮妈因为刘佳佳被举报她而伤透了心,决定迁居省城的消息透漏了个干干净净,此举自然又为刘佳佳招来一顿谴责。
王青青决定去省城了,先去学校交了一笔钱:“我当初答应了要供养刘佳佳念书到她成人,说出来的话就要做到,现在我要去省城了,就先把她这笔钱预交到学校里,各样学费杂费一律从这里面扣除就行了。”
“这,小壮妈仁义。”学校的老师对刘佳佳告发麦肯基招童工一事儿是心知肚明的,搁一般人早就翻脸了,现在王青青竟然还肯给刘佳佳出钱上学,不得不让人赞一声心胸宽大。
“唉,说不上仁义。”王青青又开始抹泪:“这孩子伤了我的心,我以后是不想再看见她了,可毕竟是养了那么多年的孩子,就这样看她成为一个失学儿童,我也不忍心,按我早先的承诺供她上学到成人,也算全了我们俩这么多年的情分。”
多好的人呐,善良又大度,被刘佳佳这样背叛过,伤心之余还在替她考虑未来,小壮妈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好人!刘佳佳不知惜福感恩,居然如此对待养育了自己这么多年的恩人,太不像话了,以后一定要加强这个孩子的品德思想教育!
王青青处理完了外面的事儿,回去就收拾着准备搬家,该扔的扔,该卖的卖,刘佳佳的衣物用品被她打包到了几个纸箱子里,她把纸箱搬到了三轮车上对刘佳佳道:“佳佳啊!你到我家也六七年了,这些年咱娘俩相处的不错,我想着,你给我干活儿,我供你读书,公平合理,等你长大出息了,要是能额外念我一份好儿,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