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已有些许的动心,但他张良自己能出手帮忙,这次谈话就不亏。
“陈宫!”
张良想陈宫不满曹操的举措,吕布人在许都内,他都能去跳槽,或许两人真的很有缘份吧!
陈宫是兖州人士,曹操受人背叛,此时的警惕心必然很重。
生杀予夺确实能够震慑人心,但却不是真正的让人心悦诚服,而是畏惧,但曹操却无所谓。
名声一事,外人说个几句,他不会放在心上,但自己人也说的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其让他们都逃往敌人手中,何不直接毁掉来的痛快省时省力。”
曹操算是在张良面前一点也没掩饰自己杀伐之气,不能为自己所用便让他们连一点飞翔的可能都没有。
不曾绽放过,谁会知道他杀了什么大才之人。
“何况曹某都不曾知道谁是有才之士,少府一人的看法,可证明不了什么!”
两人交锋,闲杂人等退散,刘备这个时候分毫不敢展示自己的存在。
曹操一直都没给刘备留下这个机会,他看中猎物始终是张良。
只要张良自己肯拿出证据,曹操相信张良的眼光,那么张良所培养的人才,只要留在许都内,迟早是曹操的囊中之物。
这么说来,张良完全并不需要担心别人的出口伤人,有非常正当理由收人为弟子了不是。
“那,良能证明自己言论属实,曹司空是否收回屠城这一军令。”
完全是在曹操的各种期待下,张良说出他最想听到的话,还会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两人都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谁输谁赢一切还尚未有定数。
“此言非虚!”
生怕张良反悔一般,曹操说话都有些不太利索,不过还是询问一遍确认下。
“非虚。”再次在曹操眼巴巴的目光下,张良再次点了点头。
此时曹操脸上哪里还有之前威严,若非顾及形象真想蹦上一蹦,以表达自己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一言为定。”
全程工具人的刘备,此时脸上附和气氛的笑脸,有点龟裂。
张飞不希望刘备受人冷落,正要闹上一闹,直接被刘备制止。
“大哥!”
“等他们说完。”
曹操从自己的位置上下来,就想伸手去拉一拉张良的手,然而张良丝毫不给面子直接躲过。
眉头一挑,看向讨好似的曹操,问道:“不知曹司空还有什么事?”
曹操愣愣看了眼没拉到的手,随后说些非常妥帖的安排,“留,少府可对那些大才之人,心里有数?或者还在不在徐州,少府辞去需要兵马开路吗?”
“刘……”
听着想打瞌睡的刘备,突然感觉又被念叨到自己,打起精神朝这边望了望。
依旧没有自己能插足的余地,有些失望,好像没自己什么事情。
张良没打算隐瞒什么,刘备知道前去拜访,收拢到人才,是他自己的本事,诸葛氏现在还不在张良的计算内。
“琅琊诸葛氏,他们毕竟是世家大族,想要迁移徐州,比直接就能搬家的百姓顾虑要多很多,目前应该还报以观望的态度。”
诸葛氏,张良提起这个名号,曹操便在自己脑海中搜索关于他们的消息。
这点曹操还真没怎么关注过,所以有点一脸茫然啊!
莫名想起推荐人才的荀彧,可比现在威逼利诱帮他的忙的张良,听话多了,好像有点朝三暮四是怎么回事!
甩掉脑子里各种荒唐的想法,将注意力集中到正事上来。
有些担心张良这一路会遇到麻烦,曹操还是打算自己直接就把他这一路的问题,现在都给解决了。
“此去琅琊郡路程有些远,少府可需要兵马开路,毕竟还有些暴动的流民。”
张良现在是人,可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曹操有点不太敢细究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真是细思极恐啊!
“不必了,良一人就能前往,只是能否将人带往徐州,良自己也不能确定。”
这才是张良所担心的地方,人家凭什么就自己子嗣前往千里之外的许都。
到了眼前的肥肉,哪有丢掉的道理,就怕张良为此放弃这个机会,曹操赶忙补上一句,一切他能搞定,“这个少府不用担心,操自有办法。”
徐州都不曾放在眼中,何况它一个琅琊郡。
“多谢。”
曹操办法,张良目前有考虑过,强权之下无人敢不从,若不是张良压着,此时应该已经派人去抓了。
将张良送出营帐去休息后,曹操才想起屋内还有两个人。
刘备还能坐得住,不耐烦的张飞要不是每次想起身时闹腾一下,就被刘备眼神喝令住,哪里还能轮得到曹操和张良把话说完。
想了想之前的情况,曹操便理解张飞因什么而急躁了。
张良从营帐内出来后,面前走过来一人,“少府随我来,奉孝他应该等候多时了。”
荀攸在忙完自己手里的一堆事情后,就在营帐外等候,他也没想到几人一聊,大半个时辰已经过去。
“公达!”张良很是诧异荀攸怎么在这?
跟随在荀攸身后,同他走近郭嘉的营帐内。
大老远就能闻到一阵酒香气,进来后张良并没有见到酒坛的存在,郭嘉腰间酒葫芦也不知去向。
张良什么话也没说,只在一旁跪坐下来,等着郭嘉和荀攸后面举动。
“不知少府下一步打算是……”回许都或者留在军营内同他们一起班师回朝。
两人之间赌约,并不涉及什么秘辛,荀攸问起张良就在复述一次,“明日会前往琅琊郡。”
“琅琊郡?”
荀攸不太明白,目光望向郭嘉时只见他也摇了摇头。
“良同曹司空强调人才重要,若是真有大才他愿收回屠城军令。”
没太多隐瞒,曹操自己说不定哪天同他们炫耀,不费吹灰之力大才就尽在掌握。
这好像还是曹操自己得了便宜,但不知为什么郭嘉却在替张良不平,十分想痛扁下曹操。
在他印象中,张良不应该是吃亏一番才对,被人卖了还在帮着培养人才。
“子章可有不愿,嘉毕竟答应过你,应该是嘉去劝司空才是。”
曹操其实对他们情况了如指掌,尤其在说明劝诫屠城一事后,就把郭嘉给支使开了,他才刚把自己一堆事情给忙完。
“不必了。”
这正是张良所想要的情况,在外人看来是曹操占了大便宜。
但也正是因为有曹操的存在,张良才能够名正言顺收拢那些人才。
“?”
郭嘉不太理解张良的想法,不过有时他自己想问题的时候,都没张良快,谁都会吃亏,张良绝对不会才是。
这么一想,郭嘉心里才舒服许多。
“诸葛氏,真有什么大才,为何我们从不知晓?”
荀攸觉得不太应该,一点消息都没有。
“若是真传了出来,曹司空会如何?”他们还会有命逃出去吗?
“之前呢?”
“人家还是孩子。”
“只是个孩子,少府如何清楚他有大才?”
两人绕来绕去,似乎又会回到话题的原点一样。
张良只是笑笑没说话,他会是个很好的夫子就行。
荀攸不知道曹操为何如此信任张良,还是个孩子就敢去冒这个险,未免太过于自信了。
他虽然却有不少不曾显露的实力,但一个大才是全方面强者。
这个话题把荀攸和郭嘉两人都给绕住了,但愿这两个人能给他们带来惊喜吧!
张良更为担心的还是诸葛氏会不会放人的问题,以及曹操之前作风,可能已经触及了他们底线。
成事在天,他必须把所有会出现差错都给计算在内,白跑一趟事小没捞到人才事大。
第79章
几人的闲聊中,走近两位小吏,一人点上烛火,一人询问他们是否备上晚膳。
“公达,可要留下一起?”
郭嘉直接默认张良会留下,转头便看了眼旁边荀攸。
荀攸摆了摆手后起身,向张良告辞,“天色也不早攸便先回去了,刘备的事情尚未解决,明日恕攸不能远送。”
曹操想将刘备收归为己用,他这些做臣下就得帮他摆平。
张良表示明白,只嘱托道:“一切以军机大事为重。”
张良不太想在军营个人面前,受什么特殊对待。
小吏备上晚膳,期间却只有郭嘉一人扒拉了两口,而张良杯中茶水都喝的极少。
“少府,可要吃点什么其他东西,嘉叫人都弄来。”
之前蠢事犯了不少,郭嘉现在不敢扯过一边香烛,就递到张良面前,必然又将收到白眼。
郭嘉那些办法,张良是拒绝得,“不必了,若是用完膳,早点休息吧!”
尴尬把嘴闭上,不过最后营帐内只有郭嘉一人睡下,张良已经不见踪迹。
而且营帐内郭嘉扫视了一圈,并没有见到类似于瓶瓶罐罐的东西。
然而张良只是在外游荡,他并不是太能适应营帐内的气氛,主要之前郭嘉穿脑魔音,实在威慑力过于强悍。
等到初晓那刻,张良才在众人将醒之时回到营帐内,鼻尖萦绕清香之气,不由觉得奇怪,郭嘉什么时候焚了香。
他走的时候,郭嘉应该已经睡下才对。
伸手蹭了一些燃尽的香灰闻了闻,又扭头看了眼烛台上的蜡烛,一时有些沉默。
张良直接也同郭嘉提过这件事情,没想到他都记下了,熏香和香烛的气味,他还是能够分辨。
一个增添雅趣,一个鬼魂可食。
张良等待小半会后,眼前不似之前的昏暗渐渐亮堂了起来,帐外等候进来服侍的小吏,一时之间鱼贯而入。
“少府请先行洗漱,司空那边派人过来传话,可过去用膳,一些出行之物,司空皆已命人备好。”
张良伸手掂量些飘在水面上木槿叶,听闻秦时有用石砖末粉,汉朝后有用瓦末粉,不过百年光景细微生活方式,都发生不少变化。
木槿叶一般非常少见,寻常百姓用不起皂角这些,都是以淘米水和草木灰居多。
洗了把脸后,便端起旁边一杯盐水,抿了抿漱漱口。
张良这边都已经完全搞定后,郭嘉依然躺在床上。
被子拱成一团,躲在里面郭嘉伸手捂着耳朵,他不听不听,就想等着没了动静后,再躺一会。
然而分分钟钟的时间,有点越熬越没耐心了。
“动静这么大,你们郭祭酒那,真不去唤一唤他起来。”
“祭酒一般这个时辰不会起来。”
随后又补上一句,“赖床有点严重。”
张良望了眼床榻的方向,朝小吏嘱托道:“那有劳代为转告郭祭酒,良去了曹司空那用膳,过会就该离开了。”
“诺。”
张良一出去,脚步声逐渐越来越远时,帐内都是知道规矩的人,没有了嘈杂的声音,郭嘉才从被子里冒出了头,翻了个身继续睡。
曹操营帐中,早已布好早膳,张良一进去,曹操便伸手招呼着他入座。
“来,来,曹某□□叨着,少府就来了,昨夜可是歇在奉孝那?”
“是。”算是吧!
张良望着还要给他步菜的婢女,一时有点为难。
曹操立马注意到情况不对,连连摆手,“不用再步菜了,你们都先下去。”
等到屋内其余人散去,曹操隐晦提醒张良,“少府这情况还是要多留意才行,很容易被一些人抓住把柄。”
“下官会多注意。”
曹操特别会缓和气氛,哪怕张良并不怎么爱说话。
膳后送行时,张良手里被特意塞了一卷竹简。
“少府去了琅琊郡后,将这个交给诸葛玄,他自会放人。”
语气中的自信和笃定,让人不得不觉得其他蹊跷之意。
张良似乎还想再问一些事情时,就被曹操给推搡着上了马车,“公明,这一路保护好房少府,不然就提头来见。”
“晃,明白。”
留在车内的张良,在听到曹操念叨一人的字后,有些不太敢相信。
正要掀起车帘望向外面的情况时,只看到车外魁梧的壮汉。
“少府坐稳了,我们该出发了。”
一声提醒传入张良的耳中,“你是?”
有些不太确定,问着车内车夫的名号。
“吾名徐晃字公明,少府唤公明便可,曹司空有军令我们此行是琅琊郡诸葛氏,就是不知少府到底要找谁?”
徐晃被曹操拎出来去给张良驾车时,那时正有点懵,不过既然是军令,无敢不从。
“找个八九岁的孩子。”
张良并没有隐瞒什么,只是大多数人会有些无法接受。
诸葛亮与刘协同年生,聪明的小孩子张良已经见过不少,主要还是为了给司马懿找个对头。
“孩子!”
徐晃一时也没能接受,一个孩子能看出是个大才,一个敢做一个敢信。
心里吐槽几句,但面上却没质疑,既是命令,他只需服从便可,无论事情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