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清穿七阿哥日常》TXT全集下载_19(1 / 2)

庆生呆愣住了。

他的阿玛是愉嫔的弟弟,并不成器,这么多年只在京中混了个六品的职位。但因为五阿哥的缘故,从来没人嘲笑庆生的阿玛只是个六品官,他再不成器,也是皇子的亲舅舅。

庆生膝盖还在泛着痛意,他哆嗦着唇,颤抖地指向和珅,“你,你……”

说完,便大叫一声,整个人扑了上来。

和珅从来不怕打架。即便庆生与鹏柱比他年长,比他高大,他也毫不畏惧。

眼中浮现出刻骨的凶狠,和珅避开了庆生的拳头,出其不意地击向鹏柱的面颊。

“砰”的一声,鹏柱猝不及防地后退一步,捂住脸;一旁打了个空,跌倒在地的庆生不可置信地喊:“贱民,你敢打鹏柱哥?!”

和珅不言不语,很快摆好了姿势,冲上前去。

*

毓庆宫,演武场。

砰砰砰……

太子微微眯眼,甩了甩握在掌心的火木仓,指尖盘绕着黑烟,心下思量,这样的射程,这样的连发间隔……倒还算合格。

乾隆面色凝重地望着遍布孔洞的靶子,许久没有作声。

眼下,宫人们都被遣散了,吴书来也退了下去,空旷的演武场只剩大清最尊贵的父子二人。

“洋人的军队,全部都装载了这般武器?”乾隆久久无语,许久之后,才发声问。

太子面色同样的凝重,“儿臣只知,不列颠的军队装备齐全,还把火木仓贩卖给了沙俄与南洋小国……这五把枪,是航海的领队周旋了许久,才得了交易准许的。”

一整个国度,军事装备皆是如此……

乾隆打量着手中小巧却精致的火木仓,若永琮在这儿,定能发现,该物的形状与现代的手木仓大致相似,周身也刻上了精致的花纹。

“皇阿玛,”太子苦笑道,“儿臣着实被洋人精湛的工艺震撼了。换个角度去想,沙俄与我大清接壤,若是再掀起一场雅克萨之战,我们还能打胜么?”

即使乾隆自傲于盛世之景,也不得不承认,大清最为精锐的火器营,怕是敌不过拥有连发火木仓的洋人军队。

前些年,朝廷在大金川打了胜仗,最近还有白莲教搅动风雨,指不定未来,沙俄还会再次入侵。

“永琏,朕明白你的意思……”乾隆肃着脸,下巴罕见地没了胡子,显得年轻了许多,语气却是隐隐含怒,“朝廷没了第二个戴梓,连装备,都比不过洋人了。”

皇帝心中有羞恼,有后怕,更多的,是对现状的沉思。

“即日起,把它转给工部研究,务必摸透了制造之法,大批量生产,装备火器营。”乾隆停顿了一会儿,换了个话题,“至于海禁……”

太子拱手,沉声道:“海禁之举,固步自封。皇阿玛有所不知,此番儿子的手下出海,航行西洋之尽头,打探了许多洋人的消息。听说,不列颠已装备了铁甲舰船,船上附几十门红衣大.炮,占领了印度对外贸易的港口……”

说着,从衣襟里掏出图纸来,呈给乾隆,“皇阿玛,大清可有这般的舰船?”

图纸画得分外详细,若是永琮在这儿,依旧能认出,它与一战时期的海洋霸主战列舰,也很是相似。

乾隆的手有些抖。

许久之后,他叹了一声,道:“开海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永琏,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朕不是迂腐之人,朕只是怕,怕内忧尚未解决,外患即将来临啊。”

“海禁,是得开,朕将极力促成。”乾隆话锋一转,与太子透了底,“在这之前,朝廷还得办成几件大事。自从有了牛痘,水泥,民心就变了……满汉矛盾也隐隐消弭,却依旧存在。改土归流得办实了,还有八旗的弊端,空吃饷银的黄带子、红带子不知凡几……”

思来想去,大清是要变革,还要狠狠地挖去腐肉,才能迎来新生。

早先,乾隆登基的时候,先帝留下了一个政治清明的朝堂。为了稳定,乾隆决心继承旧制,做一个仁君,为万民称颂。

乾隆三年,永琏病情转好之后,缠着他要洋人的物件,儿子还告诉他,牛痘的发明,是他从洋文书上看来的。

从那时候起,年不到三十,仍旧雄心壮志的乾隆,观念就悄悄发生了转变。

潜移默化了这么多年,乾隆方才的话语,连太子都觉得惊讶了。

太子沉思不语,乾隆拍拍他的肩,笑道:“朕比皇玛法幸运,生了你这么个好儿子。朕办不成的事,将由你来做……皇阿玛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从来没有人对太子说过这番话语。

现代的时候,他的父母被算计而亡,叔伯对家产虎视眈眈,恨不得在他身上咬下肉来。他没有兄弟,没有帮扶的人,唯一能够交心的,也只有那些手下了。

他学会了心狠,心硬,从不知亲情为何物,直到穿越一回……

太子一直明白,乾隆毫不掩饰对他的看重与期待,从未产生过猜疑。

但生在帝王家,父子反目的剧情太多太多了。不说历朝历代,只说康熙与废太子的悲剧,指不定就会重演。

他也心存了一份警惕,这次的演习与图纸,何尝不是一次试探?

若皇阿玛眼中有着忌惮,他或许就会选择另一条出路,培养绵昭成为皇太孙,自己要么出海,要么……

结果出乎他的预料,好到让太子庆幸起来,庆幸上天给了他重活一次的机会。

太子少见地颤抖着手,深吸一口气,笑道:“皇阿玛,这您就想岔了。不出几年,大清的旗帜将遍布海外,到那时万国来朝,儿子只需为您撰写贺词便可!”

乾隆朗声大笑,“好,好!朕等着你的贺词!”

*

吴书来在外头等了许久了。

他知晓,万岁爷与太子爷商议的是军国要事,不容打搅,即便有要事禀报,也得在心里憋着!

吴书来觉得支撑不住了。

上书房闹出的动静,不仅惊动了皇后,还惊动了礼佛的太后,众人齐聚寿康宫,现下只差一个万岁爷,一个太子爷了。

不止一波人前来毓庆宫通报,吴书来那个焦急啊!

吴书来翘首以望,终于让他等到了乾隆和太子,父子俩低声交谈着什么,面上皆是笑意。

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吴书来不敢细想,火急火燎地行了礼,“万岁爷,太子爷,今儿晌午的时候,七阿哥、七阿哥把五阿哥的两位伴读揍晕了!此事惊动了太后与皇后娘娘,众位阿哥包括伴读都被召去寿康宫,已经有半个时辰了。”

乾隆与太子都愣住了。

永琮打人了?

还把人揍晕了?!

永琪的伴读,都是十一二岁的年纪吧?

太子当即道:“皇阿玛,说不定是个误会……”

乾隆嘴上不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即刻摆驾寿康宫!”

作者有话要说:永琮:每天的我,都是不一样的我。

乾隆&太子:???????

*****

感谢投掷地雷的小天使:桫椤静晚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素锦流年 18瓶;我就是小仙女、六六六 10瓶;咕噜噜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0章 裁定

寿康宫, 太后坐在最上首,皇后居右,愉嫔坐在皇后下边。太后不发话, 大殿里静悄悄的,气氛有些凝滞。

鹏柱和庆生两个全身挂了彩, 面上青青紫紫的,尤其是他们的两个黑眼窝,惨不忍睹,肿得像核桃仁似的, 忒的吓人。

半个时辰前,两人人事不省地倒在了地上,被宫人们抬到寿康宫偏殿。太后立即请了太医, 当值的罗太医疾步赶来, 掐了人中,又敷了伤药,他们这才悠悠转醒。

转醒之后,他们哎哟哎哟地呼痛,眼底有着恐惧, 还有憎恨,只等涂完了伤药, 去前殿陈述“冤情”,求太后主持个公道。

永琮站在最前方,昂首挺胸,全然不惧, 像个母鸡一样,护着小鸡仔和珅。和珅也青青紫紫地挂了彩,方才让罗太医随意地处理了几下, 抿着唇,落后永琮半步,掌心半蜷起来。

福隆安同样站在永琮的身后,握紧拳头,面上遍布愤怒的情绪。

今儿永珹请了病假,永琪、永瑢和永琨站成一排。永琪沉着脸,不时地望向和珅的背影,永瑢满脸担忧,永琨还处在状况之外,双眼懵懵然。

原本和珅他们所在的角落僻静无人,远离教室,你来我往了许久,并未有人发现不对劲儿。

还是永琮心血来潮,想问问和珅有没有给弟弟取名字,兴冲冲地带着林宝和福隆安去寻和珅,绕了上书房好久,谁知发现了校园霸凌之事!

欺负他的伴读,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和珅矮了他们一个头,灵活地以一敌二,但还是遭受了许多攻击,气喘吁吁的,瞧着好不凄惨。

永琮气坏了。

他当即怒火熊熊,嗷的一声扑了过去,谁能想两个十一二岁的伴读那般不经打,眼窝挨了永琮的几拳头,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永琮自己都惊呆了。

经和珅解释,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撑不了多久了,即使没有七阿哥补的几拳头,也得晕过去。他一边喘着气,一边道,“奴才专挑薄弱的地方打……他们都受不了这个。”

说着,露出紧紧握着的石块,因为长时间攥着,他的掌心发红,甚至泛起了褶皱,“早在他们出言不逊的时候,奴才便有所准备了。”

和珅从小吃过许多苦,也与人打过架,有招猫逗狗的同龄人吐他口水,还有心怀不轨的成年人想要偷窃他的银子,他每每都拼了命地冲上前。

久而久之,胡同周围那一片传闻说,善保那小子是个不要命的,就没人敢挑衅于他了。

之所以能够打赢鹏柱和庆生,一是因为对方轻敌,认为对付八岁的小娃娃轻而易举;二是因为他们在蜜罐子里长大,虽说力气不俗,但一招一式都颇为正派,何时见过和珅这等不要命的打法?

永琮和福隆安听得大开眼界,不时惊叹一声,和珅觉得身上的伤都不痛了。

另一边,永琪发现伴读许久不见人影,思及午膳时的交谈,心下有了不好的预感,让贴身太监王旺儿带人去寻。眼见为实,王旺儿怎么也没想到,七阿哥竟几拳就把两位少爷给揍晕了!

这怎么得了?

永琮心疼和珅的伤情,忙要拉着他去太医院,一群黑压压的宫人突然涌了过来,把鹏柱和庆生抬起,领头的大太监无奈地与他们道:“太后有令,七阿哥还有两位伴读,即刻随咱家去寿康宫!”

——这才有了现下众人齐聚寿康宫的场景。

永琮知道,自己把人打晕了不过是个意外,且他是皇子,还是嫡皇子,鹏柱他们不敢把他怎么着,只能咽下一口气,自认倒霉而已。

他们真正要追究是和珅的责任……

这样想着,包子脸就更加严肃起来,盘算着什么,不时抬头瞅瞅太后和皇后。

皇后暗暗瞪了他一眼,给本宫老实些!

太后下意识地想让乖孙孙坐下,站在这儿多累啊。想到了这一场争端,硬是把话头憋了回去。

按规矩,永琮他们闯了祸,是要跪着回话的,太后舍不得,就让他们站着了。愉嫔把这一切尽收眼底,简直要把一张帕子揉烂,笑容很是勉强。

她的侄儿在偏殿治伤,抬进来的时候人事不省,愉嫔心都提了起来,下意识地忽略了侄子的年龄,立即恨上了和珅。

据王旺儿说,是和珅与庆生他们打架,七阿哥后来才加入的。愉嫔不敢恨上永琮,到底内心意难平,太后的举动,不就是明晃晃的偏心么!

愉嫔安慰自己,鹏柱是佟佳氏的子侄,这事不会轻易了结的。

大殿里很是沉默,唯有偏殿哎哟哎哟的喊叫声传来。

永琮悄悄地挪了一下脚跟,只觉腿都站麻了的时候,外头终于传来通报:“奴婢给万岁爷请安,给太子爷请安!”

乾隆大步踏进殿里,除了太后,其余人皆起身行礼。

乾隆抬手免礼,沉声问:“这是怎么回事?”

永琮腿脚麻麻的,作揖的时候差点往前倒,连忙右脚抵住左脚尖,行了个别扭的礼节。

落后一步的太子余光一扫,火眼金睛地瞧见了永琮的小动作。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永琮的包子脸白白净净的,衣衫完好,不过头发有些凌乱,不像是受了欺负的模样,倒是和珅,青青紫紫的好不凄惨。

太子顿时有了底,淡定地掀开袍角,落座在太后的左手边。

依旧是永琪的贴身太监王旺儿出列,描述了上书房的这一场闹剧。他倒也聪明,叙述得十分客观,半点不带私人的情绪,“奴才看见和珅少爷与鹏柱少爷、庆生少爷扭打在一处,和珅少爷占了上风……七阿哥随后行至,帮着和珅少爷,很快,两位少爷就晕了过去。”

乾隆听出了弦外之音,永琮揍晕了两人,就是个意外,真正闹事的还是善保,不,和珅了。

话音刚落,鹏柱和庆生就一瘸一拐地出了偏殿,龇牙咧嘴地跪在地上,艰难地挺直了脊背,红着眼眶拱手道:“万岁爷,您可要为奴才主持公道啊!”

鹏柱的声音还是虚弱的,憎恨的目光看向和珅,“都是这贱……见不得人好的和珅,小门小户出身,奴才不过好心地问他,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他就满脸受屈的神色,说奴才是在侮辱他……”

庆生连忙补充,“奴才并未防备,谁知和珅说翻脸就翻脸,拿了一块尖锐的石头,朝奴才的脸颊偷袭而来!”

他们默契地没有提及永琮。

石头的事,是他们编的,谁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如何,还不是凭他们的一张嘴?

只需将和珅描述成小小年纪心机深沉的模样,他们就赢了一半。虽然他们敌不过八岁的小孩,还晕倒,丢脸都丢到了护城河去……但他们比和珅惨多了,世人皆是同情弱者的。

反正已经没了脸面,他们定要让那个贱民付出代价!

乾隆不语,皇后与太子的面色不变,愉嫔和永琪浮现出怒容,太后忍不住皱起了眉,点了点和珅,“他们说的可是事实?和珅,你来说。”

和珅一张好看的脸同样惨不忍睹。

颠倒黑白的一盆污水泼来,和珅扯了扯嘴角,端正地跪了下去,拱手道:“回禀太后,奴才没有用石头伤人,更没有做偷袭之事。”

与鹏柱他们不同的是,他不卑不亢,也没有气急败坏地辩解,而是把真相娓娓道来,“……他们一口一个贱民,要奴才下跪,甚至编排七阿哥的不是,说七阿哥看重的是奴才的皮囊,还说阿哥耳根子软……欺辱奴才不算大事,编排奴才的主子才是大事!奴才忍受不住,这才与他们扭打在一处。”

此话一出,在座的神色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