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
收到消息,季小冬特意给前方写了封“手书”:产能不够,你想把和面的人累死吗!东西多了就滥,滥了就不值钱,从明天开始,豪华版每人限购两个,中级版每人限购五个!
客户接到消息都疯了!
什么?还有人放着生意不做?
齐北辰按照季小冬的“锦囊妙计”标准答案告诉客户们:“不是我们不想做,是神仙老爷看诚心,要是做那么多,神仙老爷把和和美美分给谁?”
有人问:“都分点不行吗?”
“分的人多了,分到的不就少了嘛!”
还真是!
有“聪明人”咂摸出了道理,这是买来摆贡的,肯定是越好越能讨老天爷爷欢心。能讨得欢心,那肯定越少越好,多了人人有份,可不分薄了吗!
一时间,买三等的后悔自己没买二等,买二等的后悔自己没买一等,买一等的后悔自己买少了。
“疯了疯了!”常松年回来告诉季小冬宁泽市里的消息:“你知道现在豪华版卖到多少钱一个,有人20块钱买了咱的,转手200卖出去!”
“一经发现,坚决拉黑!”
季小冬限购、不涨价之后,开始给前方“战斗人员”写第三条锦囊妙计。
第36章
季小冬在信纸上用红笔写下四个大字:打击黑市!
又在后面贴上三根鸡毛, 以示重要紧急程度。让常松年不要等货了,马上坐车送走。
被她炒起来的草莓市场已经越来越疯狂,价格远远高于商品实际价值。“屠龙技”上讲,如果能获得300%的利润, 人们可以无视将来上绞刑架的奉献。
挣钱, 要有限度。要知道, 这可是一不留神就要犯经济罪的八十年代。
她定的价格已经快要突破上限, 但至少还有草莓冬天上市和面灯莲台纯手工制作的理由, 这两项核心竞争力一摆, 卖20块钱虽然高, 真说理尚且能说得过去。
妈蛋黑市里卖200, 岂不是找死。
虽然不是她直接去卖, 但这个“扰乱市场”的源头可是她啊。
八十年代可是疑罪从有, 但凡粘上一点儿,后续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再说, 她做的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年被人搞死, 明年后面还要不要接着干!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打击黑市谈何容易。
季小冬让常松年把她的“鸡毛信”送过去以后,左想右想不放心,决定亲自上城,双管齐下。
季小冬一到,季海明和齐北辰对近期的黑市一肚子怨言。
明明是我们费劲扒拉的在这里卖,结果其他人转手十倍二十倍的赚。
季海明既眼红又生气,跟季小冬说:“干脆我们断供!”
“不行!”
季小冬怀疑季海明是敌人派来的卧底,手里囤货的那些人,正盼着你断供呢。你这边一断供, 没有了新货源出现,他们手里的马上变成“市面上仅剩的草莓”,价格立马翻翻都是往少了说的。
“先按我信上写的。”
季小冬在信上,写了两条详细的操作方式,建立黑名单和防伪认证。
季海明和齐北辰出货的时候,一定要对所有卖出去的草莓档次、购买人明细详细记账,一经发现倒手专卖,永远拉入黑名单再不供货。
至于防伪认证,季海明他们“销售端”做不了,只能开一个鉴别真伪的业务。
从目前开始,季小冬家做的面灯和莲台,都在底下褶皱附近用指甲盖掐出来一个“J”,权当简陋防伪。
因为她虽然控制着草莓的货源,但面灯和莲台,不是什么困难的手艺。宁泽地区很多家里的老人都会。
她最担心的,是有人单买一个小草莓,回家自己和面给它“穿衣裳”,再转手按中档或者豪华版的卖。这样即便中高档版本限购,也是防不胜防。
指甲盖掐个“J”太简陋了,她开始想的是在面灯和莲台上编号。只是后来一琢磨,之前卖出的那些没有办法再编,展开“打击黑市和假冒伪劣产品”之后,前面的那些不容易证真,对客户不友好。
她要做的是长期买卖,于是暂且放下这个念头,准备明年再说。
加了防伪标志之后,季小冬跟季海明和齐北辰说:“你们可以相应的开一个鉴别真伪服务,一次五毛钱。”
“这还要收钱?”季海明惊呆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再说……”
“收钱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权威性!我们可是厂家。”季小冬说:“只有我们认证的,才是权威的。”
季小冬又再三嘱咐:“我们的防伪认证太简单了,你们鉴别的时候要尽量避开人,不然人家很容易发现仿制。”
季海明最近被金钱冲击到麻木,对季小冬言听计从,说啥是啥。常松年这个阶段经历的更早。现在三个人里,只有齐北辰还没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齐北辰问季小冬:“人家不一定会来找我们鉴定啊?”
“会来的。”季小冬神秘的笑了笑:“等我再去电视台打个广告。”
季小冬再一次来到电视台找到杨科长。
杨科长继洗脑广告之后再一次被刷新了世界观:“啥?广告竟然还有二?!”
季小冬的系列广告之二,是这么打的:财神/灶神/玉皇大帝,反正她也不认识是哪个神仙,被草莓“勾引”拿着福气袋喜滋滋下凡准备吃了草莓降福气,谁成想吃了之后脸都绿了,一阵呸呸呸之后把福气全收走了,临走说了句:请认准唯一指定授权牌坊村,电话号码XXXXXX
这广告一点毛病都没有,单从广告方面来说,短小精悍,有剧情有反转有重点,给个年度最佳广告也不为过,不论专家学者还是政府监管单位,谁也挑不出毛病。
损就损在明面上不能承认的心理暗示。
记住了,大家可都是无神论,我只是打广告讲故事而已,谁都不能信啊,谁都不能信。谁信谁愚昧,谁信谁封建,谁信破谁的四旧!
问题是……能买,并且花高价买草莓上贡的,不论嘴上咋说,心里都非常非常非常信。
不信他花那冤枉钱干嘛!
源头的严格控制加消费者的心理暗示,很快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销售季到达尾声之后,季小冬再一次上城“指导工作”。
现在来找鉴定、买“真货”的越来越多,即便买不到豪华版,很多人都选择了买中档甚至三档版。
不过市面上还有私下流通。
齐北辰做了个“咔嚓”的手势,问季小冬见:“我们要不要给市场监管局打个电话?让他们查查,把那些人斩尽杀绝?”
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形成的思维惯性,让他遇到事情很容易想到借助政府力量解决。
“这个嘛……”
季小冬还在思索,季海明马上跳出来反对。
“不行不行不行!”
他一个老实本分的老百姓,最怕的是跟那些官老爷们打交道了。特别是,一个草莓收20块钱,他心里发虚。别黑市没打掉,先把自己折进去。
常松年认同季海明的意见,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给自己找事。
季小冬说:“我们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找政府是应该的。但是我们目前的状态,还是个私人小作坊,什么什么都没有,现在冒然去找,风险大于收益。”
季小冬认同了他们双方的意见,但……这话说了相当于没说。
“你的意见呢?”齐北辰问:“给个准话。”
“找,但不能现在找。”季小冬说:“我们得先把手续办齐全,有了一个正规厂家的合法身份,才能理直气壮的找。”
“不过今年来不及了。”
齐北辰点头同意:“时间太仓促,等我们把手续半下来,该卖的草莓早都卖完了。”
“今年先这样。爸。”季小冬又跟季海明说:“等忙完这一阵儿,你抽个时间来上城注册家公司。”
“啥?公司?”季海明有点愣。
“企业。跟原来咱乡里,还有公社里办的那种企业似的。”季小冬给他解释:“你当法……你当头头儿。”
“我不行,我哪能行。”季海明连连推脱,他咋能干了这个。
“那行”季小冬爽快的很:“你不行让我妈当头头。”
季海明挠挠脑袋,干干巴巴的说:“她,她不更不行。冬冬还是你当吧。”
季小冬心情复杂的想,我现在在家里这么权威了吗。她十分心动然而只能拒绝:“人家得满十八岁的才行,我年龄还不到。”
“那好吧。”季海明一下子感到责任重大:“那只能我当了。”
后勤运输总调度常松年非常有主人翁的自觉:“我们这个……公司,叫什么名字?”
“新希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季小冬说完,三个人面面相觑,为什么我们连一个名字都听不懂了。每个字都能听明白为什么合在一起完全不懂,季小冬哪里看来的,人跟人的差距真的这么大吗?
常松年左看看,又看看,颤巍巍举手弱弱的问:“那个……什么叫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也叫有限责任公司。”季小冬点点小葵花课堂随时开课:“简单点说,就是大家出钱凑份子,公司万一亏了钱,法……头头儿得……”
季小冬看了眼季海明,把“用所有的钱倾家荡产去还钱”咽下去,以她爹的性格,这几个字一出来,绝对下的啥也别干了。
季小冬换了种说法:“头儿平时挣的多,亏钱还人家钱自然也还的多,承担的多。其他凑份子的人,还的少点。”
季小冬特意问季海明:“你说对不对?是不是这个理儿?”
“对!对!”季海明连连点头:“当然得多还,不然还是个人吗!”
说完拍拍齐北辰和常松年的肩:“你二叔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讲义气。将来亏了,叔全还。”
“你别啊。”季小冬说:“人家他俩啥时候说要跟咱一起凑份子了。”
“凑,怎么不凑。”齐北辰说:“季小冬你别想撇下我们单干。是不是老常?”
常松年尴尬的笑笑:“我没钱,不凑了吧。”
“怎么没钱,我们后勤运输总指挥怎么会没钱。”季小冬说:“这几天挣的钱,是我们大家挣的,该你得的一分不会少你的。”
“那你不要给我了。”常松年说:“算算有多少,就当我凑的份子了。”
“对!我也不要了。”齐北辰也跟着说:“我一开始就没打算要钱,你别给我钱。”
季小冬说:“来,我们现在点一下最近挣的钱。”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04 18:24:36~2020-02-05 18:49: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4619295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几个人略略一算账。
去掉品相不好的, 个头太小的,运输过程中毁坏的,截止到正月十四日下午14点,他们一共卖出九百七十二颗小草莓。其中一等豪华版买了一百二十三套, 二等中挡版卖出五百四十六套, 三等基础版卖出三百零三套。毛收益一万三千六百八十元。
这其中刨掉菜、面的钱, 刨掉季海明在城里住招待所的钱, 刨掉常松年来回上城坐车的钱, 对了, 还得刨掉牌坊村村部的电话费, 不算人工, 净赚一万一千三百二十元。
当当当当~
让我们热烈庆祝, 牌坊村第一个万元户在半个月之内诞生!
除了季小冬, 其他三个人跟喝醉了酒一样晕晕乎乎。
季海明“啪”给了自己一个大耳光。
“叔,叔你这是干啥!”坐他旁边的常松年赶紧抱住季海明胳膊。
季海明喃喃的说:“我看看是不是做梦。”
“不是做梦!”
常松年说的斩钉截铁。
季小冬还没来得及称赞小常强大的心理素质, 常松年已经把掐的全是手印子的胳膊伸给季海明看:“你看我掐的,可疼了, 不是梦。”
季小冬:……
“好了好了。”季小冬敲敲床头的木头床板:“商量一下怎么分。”
“平均分。”季海明作为在场唯一一个大人, 站出来说话:“这几天小常小齐都辛苦的很,这个钱应该平均分。”
季小冬率先表态:“我赞成。”
“我不赞成。”齐北辰说:“我只是跑跑腿,什么都是你出的,哪里更平均分利润,给我三五百就可以了。”
常松年也点头:“老齐终于说了句人话,我也拿个三五百就可以。”
“那、那怎么行。”季海明……呃,咋说呢,季海明的表情,带着点期待、窃喜和不好意思, 但还要装出一副十分抗拒的样子:“不行不行,你们这样是不是看不起你二叔。”
“行了。”季小冬当场差点被季海明的表演尬昏过去,一锤定音:“一、二、三、四,我们四个,还要再算上家里的我妈和我奶奶,6个人分1这1万多,算下来我们家人多,还是拿大头,你们两个一人一千八。”
季小冬站起来指着他们俩;\"谁都不能推!亲兄弟明算账,这次推了下次发财不带你了!\"
齐北辰和常松年都被指的缩了缩脖子。
算上自己的娘和老婆,季海明心里两个在家里什么事情都干不了的女人,同样算了人头,加进来六个人分钱,季海明心里觉得占了大便宜。这样算下来,自己家能拿八千多。虽然少了三千,他也接受良好。八千和一万能差多少?对季海明来说,八千和一万的差距,要比零和两千少的多。数字高到以万计算这种程度,在他心里已经具象不出任何感性的认识了。
都是数字而已,季海明目前钱多到麻木。
按照方才说的,齐北辰和常松年,把这些钱当成组建公司的“份子钱”。
季小冬想了想,齐北辰无所谓,但常松年目前最需要的是现金。如果把钱都归拢在一起,对当下的生活起不到任何改善,那么挣再多的钱,确实也不过只是数字而已。
“我们一人凑一千五怎么样。”季小冬跟季海明说:“我们马上要开学了,还有家里也得添新东西,不能把钱都投里面,我们得拿出一些来花。”
季海明现在除了点头还是点头。
“一人三百。”季小冬说:“先分了吧。”
“好。那个……冬冬,你出去下。”
“为什么?”季小冬疑惑。
“你别问了。”
季海明不分由说把季小冬推出屋门,季小冬听到里面门栓“咔哒”一声落下的声音。
这是干什么?
季小冬在外面敲门,敲门,再敲门。
齐北辰在屋里嚷嚷:“好了好了,马上好。”
看这样不是要背着自己“分赃”?——量他们也不敢——“你们干嘛呢?”
“拿钱!”
“拿钱还用把我推出来?”
“你不懂!”
季小冬:???
终于又听见“咔哒”一声,常松年给季小冬开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