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李长安[红楼]》TXT全集下载_13(1 / 2)

快到山上时,脚下踩着一块石头,黛玉只觉身形一歪,要不是有紫鹃拉着,估计能从山上滚到山脚去。

“姑娘!”

“少夫人,小心。”

跟在旁边的两个护院也吓得不轻,黛玉对李长安而言多重要,李家上下谁不知道?要真出了点事,李长安怕是要拿他们是问。

稳住身形,黛玉长出一口气,抓着紫鹃的胳膊,额角和鬓边的头发已经让汗打湿,贴在脸上。

“你们先上去一个人看看,留一个人在这里就好了。”黛玉喘得不行,手脚更是冰凉,忙站定不敢再和刚才一样快走。

不行,她的喘病不能这会儿犯,否则——

“是。”

紫鹃握住黛玉的手,急得不行,连忙拿着手帕给黛玉擦汗,忍不住道:“姑娘,你歇会儿,你这病,可折腾不得。”

好不容易养好了,可别为了这事,又折腾回去。

摇了摇头,黛玉朝山上看去。

宁氏一定不能出事,她不敢想象,如果连宁氏也保不住,李长安和李家会遭到多少的打击。

黛玉正要继续往上走,忽地听到一声痛哭,哭声凄厉,就像是一盆凉水从头顶浇下来,顾不上脚下泥泞的路,拉着紫鹃边往上去。

“大嫂——”

黛玉看着坐在石头上,头发散乱,面色凄楚的宁氏,旁边还有一条绳子,看上去是被人割断了,心头一松。

人没事,好在人没事。

松开紫鹃的手,黛玉慢慢往前走。

“怀尘还在家里等着你回去,他若见不到你了,定是会伤心的。”黛玉声音很轻,慢慢握住宁氏的手:“疼吗?”

脖子上鲜红的勒痕,怎么能不疼。

可黛玉知道,哀莫大于心死的感觉,什么都比不上丧夫之痛。

宁氏缓缓抬起头来,瘦削的脸上一双眼睛格外突出,竟是大得有些脱相,双手颤抖着回握住黛玉的手。

嗓子疼得说不出一个字,眼泪一个劲儿往下掉。

为什么偏偏是她?

黛玉看着她的眼睛,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就刺痛了宁氏的心,她怕,怕宁氏的心结依旧在没有解开。

正想着,忽然让人一下抱住。

黛玉愣住,半晌才轻轻把手放在她背上,轻轻地拍着。

心里一股酸涩王上冒,黛玉闭上眼,任由宁氏抱着她哭个够。

李长安赶来时,便见到黛玉蹲在地上,宁氏抱着她痛哭的一幕,盯着黛玉的背影,李长安心里的大石落下。

静静站在那里,等着宁氏平复情绪。

从山上回到家里,已经是傍晚时分,天色暗下来,李长安握着黛玉的手往水榭走,连晚饭都只吩咐了,送到房里。

“相公——”

才不过几个时辰,黛玉却累得连抬起手的力气都没有,不过好在两件事都有了一个了结。

黛玉话才说了两字就让李长安一下抱住,不由惊讶的看着李长安,想了想才明白,李长安是怎么了。

伸手轻轻搂着他的腰,往他怀里一靠。

“没事了。”

“不气了?”

“怎么不气?你早上一个人去了衙门,还不叫我,说好了一块去看热闹的,怎么丢下我一个人在家里?”黛玉笑着道:“不能有下回。”

闻言李长安收紧胳膊,有一种失而复得的错觉。

在衙门听到黛玉去山上寻宁氏的时候,李长安恨不得能一瞬间就到黛玉身边,他总觉得,如果宁氏出事了,那黛玉……

埋脸在黛玉颈侧,李长安闷闷低声答应:“不会有下回的。”

“好。”

作者有话要说:更了更了!甜回来了!

☆、第三十八章

初冬里难得有好天气, 太阳挂在天上,照得整个金陵城都暖洋洋的,青瓦上仿佛镀了一层金光,连沉闷、阴郁的心情也随着好天气消散不少。

黛玉不知是因为前段时间太累, 还是压力太大, 偏偏在这时候病倒了。

水榭里都飘着一股药味, 雪雁和紫鹃不在黛玉跟前时,脸上愁云密布, 生怕黛玉这一病了,又要勾起旧疾。

“姑娘怎么样了?”

“还躺着, 瞧着像是好些了, 可姑爷不放心,让我们再请大夫来看看。”紫鹃端着一盆水,忍不住道:“你呀——”

“什么?”雪雁不由好奇道:“我又怎么了?”

紫鹃嗔道:“让你别在姑爷面前胡乱说话, 你倒好, 不仅说了, 还说得夸张, 能不把姑爷给吓着吗?”

自那天从李西京坟前回来,第二日黛玉就病倒了,离着今日都过了两天, 瞧着怕是半个月都不见得大好。

李长安为着,专门避开黛玉,把两人叫去, 仔细的问过从前在贾府时替黛玉看过病的黛玉可有说过什么要紧的事项。

便是请大夫来看,大夫也要问病史的,黛玉病着的时候,哪里还有心思去记这些, 但身边的人总是该替她记住的。

谁知道雪雁一股脑的全说了出去,不止说了,还控诉了贾府的不公。

“你这样说,岂不是让姑娘的处境为难吗?再如何,姑爷是姑爷,娘家里的那些事说出来,叫旁人听去,难免会以为姑娘也是那样。”

“我——”

“好在只是姑爷一个人听到了,你可长点心。”

闻言雪雁看着紫鹃端着水走开,站在那里,看了看紫鹃的背影,又看了看关着的房门,忽地有些难过。

其实她知道不该说得太多,可是李长安护着黛玉,她便想让李长安对黛玉更怜惜些。

男人不都是喜欢这样,以为自己能拯救别人与水火中,做个豪杰。

“咳咳!”

正背对着床的李长安听到床那边传来的咳嗽声,立即放下手上的东西,转身走过去,一刻不敢耽搁。

眉头紧锁,伸手替黛玉掖了一下被子:“你这样咳嗽下去,不是办法。”

“止咳的药吃下了,总要等等才见效。”黛玉盯着李长安,见他着急,不由失笑:“你在我面前着急什么?你着急了,我的病若是能好,那也值了,可别自己焦急上火,同我一样病倒了。”

黛玉眼珠子转了转,直勾勾看着李长安:“你可是还要去参军的人。”

“你这样,我如何放得下心。”

李长安一定会去参军,可是瞧着这个样子的黛玉,实在是放心不下。他知道李家上下都会把黛玉照顾得很好,可是他不在,便安不下心。

总觉得,人在眼前才能真正放下心。

“家里有父母和大嫂照顾,还有紫鹃、雪雁作伴,你这担心得什么?反倒是你,去了军中,这性子免不得会招人嫉恨。”

太张扬了。

李长安处处都好,就是行事张扬,而且丝毫没有自觉,若是去了军中,崭露头角是好事,可也免不得会得罪了小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她有些担心李长安到了军中,行事还是和现在一般,怕是真的会招来不少是非。

“你担心得有道理,我的确是该低调些。”

“你这事,还是未和爹娘说吗?”

“不急,这才十月,都还未到腊月,每年朝廷征兵要等到正月过后,二月初差不多。”李长安说完忽地想起什么,伸手捏了一下黛玉的鼻尖:“等你的生辰过了再走。”

她的生辰?

黛玉眨眨眼,有些惊讶,李长安居然把她的生辰放在了心上,其实连她自己都快忘了这事。

园中姐妹和贾老太太倒是都惦记着,有差人送东西到潇湘馆,可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日子,李长安忽地提起,倒是让她有些惊讶。

失笑道:“去军中还能是你决定什么时候去的吗?”

“这可不一定,说不定,人家就过了你的生辰才开始收拾东西去军中报道。”李长安见黛玉脸上清浅笑容,安心不少。

看来,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留在黛玉心里的阴霾是散去了。

琢磨了一会儿,黛玉不由问道:“这件事,你还是早些说罢,还是你有别的担心,爹不让你——”

想到李重和李长安的父子关系,黛玉便觉得头疼。

即使过了李西京的事情,两人的关系也并未有什么缓和。

时至今日,在家里除了偶尔说几句话外,还不如和齐叔说的话多。

“他不会不让,只是,他要的和我要的不一样。”李长安倒了一杯温水递给黛玉,免得她说话太久嗓子不舒服:“等过了年再说。”

“……那倒也好。”

两人在屋里待了有一阵,说了好一会儿话,黛玉服了药,药效慢慢上来,困意也跟着冒头,说着说着,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见黛玉睡熟,李长安轻手轻脚离开房间,刚一抬眼,就见赵青走来。

“少爷。”

“什么事?”

“楚家夫人来了。”

这一下李长安忍不住回头去看刚关上的门,点头示意赵青先到外面等他,他交代一些事情就过去。

那边廊下坐着的紫鹃和雪雁,一人手里抱着一个暖炉,听到这边动静已经抬头看来。

“照看好她,我去见客,晚些回来。”

“知道了,姑爷。”

“贾家的事——可能这两日有变,京中会传来消息,若听到什么,在她面前,不可多说一句,明白吗?”

京城里的事?

紫鹃和雪雁都愣住了,难道是贾府出了什么事?可贾府不是还有位宫里的娘娘做靠山,风光得很。

即便不是有这位娘娘,那荣国府在她们离开时都还风光得很,个个眼高着。

两人对视一眼,再回过神来,李长安已经不见人影。

李长安大步走到前厅,见林如雪一个人来的,便知道林如雪定是有什么事情要问他,不止是来看黛玉的病那么简单。

林如雪是他见过的林家人里,最厉害的,也是,最不像林家人的。

“见过姑姑,刚才有点事耽搁了,姑姑莫见怪。”

“坐吧。”林如雪笑了一下,放下茶,和上回一样,只是做了样子,并没有喝过:“那丫头的病,可好了?”

“在房里养着,已经不见风,大夫来说过,是累着,心里藏着事才一下病倒,不打紧。”李长安朝赵青看了一眼:“都下去,我和姑姑说会儿话。”

“是。”

闻言林如雪不由挑眉,理了一下袖口:“那丫头从小体弱,我那哥哥和嫂嫂都捧在手心里,什么名贵珍奇的药材全都用上,便是怕她和之前夭折的孩子一样。”

“她既嫁给了我,我便把她放在心上,不会让她受委屈。”

“城里都说知府公子不成气候,对子宁的夸赞也不少,这些话里几分真假,旁人不知,身边亲近的人总该知道。”

“姑姑是想说——”

林如雪忽然道:“贾家的事,听说了吧?”

李长安眼神微怔,随即笑了一下道:“姑姑指的是哪一件事?”

“在我跟前你不用装蒜,贾家那些人,落得什么下场都是咎由自取,从前埋下的因,现在就得受着。”

提到贾家,林如雪便一肚子的火气。

不过贾家倒也真不争气,才多少年的荣华富贵,竟是就已经显出日落西山的模样来,繁华之下是摇摇欲坠的空架子。

李长安端起手边的茶:“这叫报应。”

作者有话要说:我得解释一下

莺莺这个是长安从前在扬州的传言的一个了结,对两个人也是一个了结

李西京的事,不是偶然加的情节,之前他回金水的时候长安就提醒了要小心

宁氏前面笔墨不多,但她懂医,七夕送到黛玉手里的药方是她开的

李长安不是一个圣父,他就是对在意的很在意,豁出一切都要讨她开心,他有担当也有任性也会闹情绪还会撒娇……他不完美,也不是最强大的人

说回黛玉,其实很复杂,成亲了,她会不会接地气?是不是因为开始管家就变得不那么傲气,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绛珠草了

以我浅薄的认知,我觉得,她的傲更多是因为贾府里那些事和人,她不从、不服、不认可,到了李家,有了李长安,突然间所有的人都是温柔的、善意的、没有勾心斗角的……

总之,不一样了,所以她愿意和李长安生活在一起

逼逼叨叨半天其实就想说,我文里人物的性格走向不是忽然就变得,其实就是,都在成长(明天加班的苦命阿临表示,你们评论我都在认真的看!

☆、第三十九章

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

黛玉的病反反复复,加上天气转凉,拖了快一月才大好,能离开房间到外边走走, 不用日日都在房里闷着。

为了黛玉的病, 水榭里上下都重新布置过, 这回黛玉的病大好了,李长安又重新吩咐了人把园子打理一番, 连房里都仔仔细细的清扫,免得病气留在屋里。

忙了一日的紫鹃正在伸手关窗户, 听着黛玉和宁氏的说话声, 可算是放下心来。

窗户开了一天,尽管只是开了一半,但到底是腊月, 风寒露重, 隔着幔子也能感觉到外面的寒意, 要不趁着这会儿关了, 怕是夜里,寒风吹进来,黛玉又该着凉了。

“你这身子, 倒也养好了许多,这回病倒,给小叔吓得不轻, 只差没把扬州城的名医都请来给你诊脉。”宁氏笑道:“明日起,你这药只用睡前服用便好,不用一日三时都吃了。”

“他就是干着急,只是小病拖得久一些罢了。”黛玉有些不好意思, 解释道:“还要多亏了大嫂,不过大嫂从前家中是学医的吗?”

“恩,不过是在金陵,现在家里还是经营医馆。”宁氏点点头:“为了我嫁来扬州一事,至今还跟我怄气,怪我颇有天赋却不继承父亲衣钵。”

宁氏闺名宁姝,原是金陵医学世家的千金小姐,上面只有一位兄长,但在学医天份上自小不如她,她天分高,用药医理信手拈来,十四岁便已经能替人诊脉开药。

谁知道一意孤行,偏生要嫁给李西京,闹了一通才得成亲,成亲后,和家中便断了联系,至今已有多年不曾回过金陵。

这些事,李家上下从来不提,倒也处处对宁姝尊敬。

“娘亲!”

门外传来李怀尘的声音,还不等两人反应,李怀尘已经跑了进来,衣摆上还有些脏兮兮的。

一下扑到宁姝怀里,蹭了蹭。

“娘亲,我想你,你陪我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