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周桓打断黛玉的话,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拿出刚才捡到的东西:“这是你掉的吧?还给你。”
黛玉瞧见周桓手里的东西,面上一惊,连忙道谢:“多谢。”
“是你的便好,下回别这么粗心大意了。”周桓一身玄色长袍,将手绢递给黛玉,又看了一眼四周,轻松发现了李长安的身影。
原来是夫妻出门共度七夕,不过——
周桓笑笑,见黛玉面上惊愕,低声道:“李夫人今日这一身,很好看。”
闻言原本正不安的黛玉,心里大为吃惊,险些要往后再退几步,别开脸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不语。
这位安阳王府的小王爷是不是……
太轻浮了。
“怎么了?”
李长安的声音传来,黛玉忙抬起头来,不见周桓身影,心里松了口气,却又提起心来,难免眼神慌乱。
李长安怎么看不出黛玉的心思,不免担心起来:“刚才是不是有人找你麻烦了?”
“不、不是!”黛玉矢口否认,随后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太反常,连忙深吸一口气道:“刚才有一个喝了酒的人在那边摊位上纠缠一个姑娘,我见了又气又急,还好旁边有人拉住,否则那姑娘不受了欺负。”
说着心里已经收拾好了情绪,盯着李长安:“你怎么去了这么久?”
“有两个小孩也想买,我便让给他们了,所以来晚了。”李长安不疑有他,只当黛玉被吓着,握住她的手:“看来以后一刻也不能让你离开我视野,免得吓着。”
“哪有这么胆小!”黛玉嗔怪道:“嗳,快去,再不去,河岸边都站不下人了。”
“上面人少些,我们往上面去。”
“恩。”黛玉点头答应,将手绢悄悄收了起来。
刚才周桓的话,她……
希望只是她想多了。
周桓离开街上,见到身边随从阿乔,上了马车,立即吩咐道:“之前定远军的折子,先撤回来。”
“不上了吗?”
“我想换个法子,这京城里难得这般好玩了,不得好好玩玩。”
“对了,主子,北静王爷去过宫里,多半是为了荣国府去的。”阿乔将打探到的事情告诉周桓。
闻言周桓愣了愣,思忖片刻。
北静王?
和荣国府的确走得近,倒也不奇怪会去给贾府的人求情,他那个人,向来是不管朝政,是一个闲散王爷罢了。
“一会儿去替我办件事,不许露出马脚,手脚干净些。”
“是。”
☆、第七十四章
七夕一过, 眨眼功夫就到了七月底,天气也越发的热,每天日头才不过卯时三刻就已经能见到挂在天边,等到了正午过后更是在太阳下站不住。
春乏秋困, 夏盹冬眠, 一向贪凉的黛玉到了这时节, 便是能不出门便不出门,每天都窝在院子里乘凉, 顶多替雪雁斟酌斟酌成亲要用的东西。
两家挨得近,雪雁虽和裴元定了亲, 可就算是他们不在乎, 但在京城这地方,该有的礼数一样也不能少,所以裴府准备成亲的事, 自然要黛玉去盯着。
总不能指望裴元一直盯着。
平时黛玉倒也不用亲自过去, 隔三差五去一趟, 看看进度如何, 再吩咐裴府的人手去置办东西,实在懒得去的时候,还有紫鹃帮着过去看。
闲归闲, 这事情倒也不见少,这半个月倒也有事情做了。
“东西都置办齐全了?”
“仔细数过,这是我照着姑娘给的单子一一核对的, 一样不差,姑娘再看看,可有什么要添置的。”
“恩。”
婚期定在了八月初十,日子不错, 而且成亲后,两人还能在新婚燕尔时,赶上第一个中秋,倒也让裴元多年欠缺的亲情有了些补偿。
这日子是黛玉和李长安一块翻出来的,又和雪雁、裴元商量后才定下来,否则哪里敢把事情就这般定下。
“紫鹃回来了?”
“你衣裳收拾好了?”紫鹃听到雪雁的声音,忍不住笑着道:“都是要搬过去的人,东西还丢三落四的,你看你,真半点没有收拾。”
闻言雪雁撇嘴,走到黛玉旁边,见黛玉正在核对东西,也不好打扰,正好把手里的一杯凉茶放下。
这东西解渴又好喝,黛玉这几日喝了不少,连李长安都看不下去,嘱咐她们平日里盯着点,每日顶多三碗。
“东西的确是一样不差,不过到时候还是仔细点,过两天你跟我再去一趟,和那边府上请来的嬷嬷好好合计一下成亲当天的事,别到时候出了什么岔子。”
“那——”
“什么?”
“裴将军那边什么时候安排?总不能一直都让姑爷给他说成亲时该怎么做。”紫鹃哭笑不得,总觉得李长安出的这个主意不行。
可偏偏贾府的案子牵连颇多,如今衙门里忙得不行,李长安和裴元每次到家都已经天黑,早过了晚饭的时辰。
要不是厨房里都备着,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相公心里有数,而且,这么近,那天裴大哥到了吉时把人接走,骑马绕着这边一圈,等到了时辰再进门就是,只是这主婚人,马元帅那边要是不来,元帅夫人是一定得来的。”
要是那天,连元帅夫人都不来的话,这主婚人才麻烦了。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马元帅的夫人来最为合适。
“反正到了那天,总该是要好好地合计的,千万别出错,否则,裴大哥岂不是要成定远军的笑话了。”
旁边雪雁听着黛玉小心交代,又是担心这个,又是担心那个的,不由得紧张起来,她好像,之前一直都没有紧张的。
捏着手绢,雪雁半晌才道:“姑娘,成亲那天,是不是真的——”
“怎么了?还以为你这几天看上去半点不怕,是真的不担心。”黛玉忍不住笑了一下:“你安心便是,总不会难的,何况,又算不得什么事。”
成亲只是礼节多了些,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闹一点小笑话,那也不过是让成亲那天更特殊些罢了。
和紫鹃对视一眼,黛玉忍不住笑。
“好了,我不也成过亲,你怕什么。”
“那姑娘成亲和我不一样,裴元他——”雪雁这几日已经在裴元的要求下改了口,叫裴大哥有些怪怪的,私下里,倒是直接叫裴元了。
这件事情惹得裴元在李长安面前诉苦好几回,怎么他和李长安一点不一样。
伸手摸了摸雪雁的脸颊,黛玉小声道:“不管是什么事,我们离得这么近,往后总要互相照顾的,和现在一样,只不过,你得以自己的事情为重,不需要以我为中心了。”
留在她身边这么多年,雪雁已经做了许多事情了,往后,也该为自己和喜欢的人多做一点事。
朝身边紫鹃看了眼:“往后紫鹃也是一样的。”
“姑娘!”紫鹃有些急,可见黛玉的眼神,却又明白她说的是真的,只好跺了跺脚,没有再说话。
三个人在院子里说着成亲的事,太阳还未下山,便见有人走来,是府上的丫鬟,估计是唐伯叫来的。
见着黛玉,上前施了一礼道:“少夫人,有人求见。”
“有客人?”
“是……”
黛玉眉头紧了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看向对方:“先过去再说,是哪家来的人,还是什么衙门里的人?”
那丫鬟见黛玉并未惊慌,心里松了口气,连忙道:“是贾家来的,说是想见姑娘一面。”
听到“贾家”两个字,黛玉只是微微错愕,倒不奇怪会有人来,毕竟,如今贾府里的人,男的大多贬为白丁,女的自然也跟着成了白丁,家中钱财尽数充了国库,只是在李长安的逼问下,贾府承认了其中有当初林家的家业。
衙门那边还未决定这一部分该不该还给林家,但多半是不可能尽数要回来了。
雪雁和紫鹃可没有那么大度,听到这话,只想到了阴魂不散四个字,尤其不解,都知道是李长安带人前去抄家,怎么还敢来这里求情?
怎么想都觉得不该。
到了前厅,黛玉见唐伯为难的站在那儿,知道李长安怕是有所交代,朝他点头示意,便走了进去。
“宝姐姐,多日不见,你——”
黛玉话到了嘴边,却生生咽了回去。
怔怔盯着转过身来的薛宝钗,黛玉眼里闪过震惊,又觉得错愕,可到头来,只剩下唏嘘和无奈。
是对自己居然有一瞬间心软感到无奈。
“紫鹃。”轻唤了一声紫鹃,紫鹃见到薛宝钗后,瞬间明白了黛玉的意思,立即点头出去。
轻叹一声,黛玉走上前将站着的薛宝钗扶着坐下,又让雪雁拿来软垫。
“身子重,别站着了。”
☆、第七十五章
相比上回登门, 这回薛宝钗的气色比起之前更差,有身孕倒是不见养的丰腴,脸上反倒消瘦了不少。
薛宝钗的确是聪明人,登门来, 一句话都不曾提到贾府的事情, 甚至连贾宝玉都未曾提到, 她比谁都明白,黛玉从前在贾府和如今在李家过的日子。
贾府虽富贵奢侈, 吃穿用度铺张、奢靡,连京城这样富贵之人聚集之地, 都格外显眼, 更别说其余地方。
像是贾家这样不知收敛,在外依旧处事张扬的,的确是少见。
“难得你来一趟, 自打我回来后, 我们还未好好地说上几句话, 这回便听我的, 留在家里用过晚饭,我再让人送你回去。”
闻言薛宝钗愣了下,抬眼看着黛玉, 手不自觉的抚着小腹——这条小生命在她身体里,不管如何,她都会保全自己的。
“他——”
“这段时间, 衙门正忙,所以很晚才会回来。”
黛玉知道李长安在贾府的人心里是什么模样,怕是玩世不恭却又嚣张跋扈,的确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听得黛玉解释, 薛宝钗有些慌张解释道:“不是,不是这个原因,我只是担心他会不喜欢我到府上拜访,他……很看重你。”
想也知道,对于李长安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比黛玉更重要了。
黛玉闻言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不过这件事情,怎么都不可能解释明白,毕竟李长安的确对贾府的人有敌意。
大半的原因是因为她,可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贾府行事太过张扬,尤其是对下,那些腌臜事儿,外面的人也未必不知道。
所以李长安查,也并非毫无证据的去查,把人抄家更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留下来,恩?”黛玉微微倾身,眼里尽是笑意和温柔:“连一顿饭也不愿意和我一块吃了吗?”
惊讶看着黛玉,薛宝钗突然很羡慕,原来,黛玉从来都是招人羡慕的,自由自在的心,从来都没有变过。
抬眼笑着看黛玉,薛宝钗认真点头。
“紫鹃,麻烦你去厨房让人多准备,记得要……”黛玉也不知该怎么说,只好道:“你和厨子说了后,他们应该知道怎么做。”
比起她来,厨子肯定知道有身孕的人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起身拉着薛宝钗往旁边坐:“这身子有三月了吗?看着应该差不多,大夫可瞧过了?不过你总是想得周全,应该都仔细的照顾了。”
身边少有怀着身孕的人,黛玉心结已了,对薛宝钗原本也无多少芥蒂,如今见她有了身孕,自是免不了多问一些。
后知后觉才意识到,自己问得多了些。
人家有身孕,她在这里担心什么。
“大夫看过,说孩子长得很好,往后小心些,不摔着磕着,保持心情开朗,他就能平安来到这个世上。”
“那便好。”
那边雪雁见着,心里也说不上是什么滋味,不过这个样子,只要黛玉高兴,什么都由着她便好。
在世上走一遭,有什么比高兴更重要。
“宝姑娘口味可有什么忌口的?紫鹃匆匆过去,怕时辰晚了,也问不明白,要有忌口的,我再过去说一声。”
“还叫宝姑娘,早该改口了。”黛玉轻斥一声,生怕薛宝钗心里多想。
当初几人在大观园里,从十一二岁的年纪便相处着,直到离开,那些年里,谁不是将彼此的心思看在眼里,放在了心里。
她未有回避过这些事,如今倒是也没什么不好意思。
闻言雪雁愣了下,见黛玉表情,点了点头。
“二奶奶。”
“倒是没有什么忌口,不过辛辣的东西,怕是这阵子吃不了太多。”薛宝钗低头看一眼微微隆起的小腹,朝黛玉一笑。
从出门到见着黛玉,她一路上都在想,见面了该怎么说,可又有什么好说的。
贾府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李长安不来抄家,往后几年,也会有别的人来抄家,只不过恰好是李长安罢了。
所以她也不怨,贾府旁人怎么想她不知道,也不想去猜测,但是她和贾宝玉对黛玉心里依旧只有亏欠。
她欠的是当初没有硬着心肠将婚事回绝,贾宝玉欠的……何止良多。
“姐姐在想什么?半晌不说话。”
“你——”
“刚才不是好好的吗?”黛玉双眸明亮:“过去的事,再回想也总归不会改变,过好眼下的日子,善待眼前的人。”
这些道理,从前黛玉明白,可身边的人不明白。
后来,李长安出现了。
待在李长安身边,她不需要再顾及良多,世上那么多的事,有为家国天下指点江山的人,可她不是那样的人。
“恩!”薛宝钗点头,忽地笑起来:“这些年,你当真变了。”
“的确是变了,都过了两个生辰了。”
闻言薛宝钗忍俊不禁,笑出声来,黛玉见着,终于放下了心。
李长安在北疆的那些年,黛玉总在想,为什么她一点都不怨,也不恨,心里很少再想起贾府,只有旁人提起时,会因为世道变化失神。
也许是她得到的东西太多,家人、爱人,还有朋友,每一个都待她很好,她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斤斤计较也不容易。